■本报记者 杨怡明
自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至去年底,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跨过第一个十年征程,并取得了长足进步。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近日表示,十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政治担当,坚持主动作为,推动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普惠金融服务均等化、便利度、可得性不断提升,对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新发放的涉农、小微贷款平均利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更低。
2024年,站在发展普惠金融新十年的起点上,如何书写“普惠金融大文章”成为整个金融行业的重大课题和重要工作之一。
今年3月12日至4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部署开展第一届“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推动普惠金融进一步向深向实。银行等金融机构行动迅速,且取得圆满成果。
活动期间,各金融机构强化宣传推介,丰富产品供给,主动对接服务,努力提升广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多措并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在受访专家看来,下阶段,金融机构应把握普惠金融的重大机遇,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推动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深度融合,让普惠金融真正“普聚金融服务,惠及千企万户”。
各机构积极参与
“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解了我们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难题。”浙江宁波齐盛模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说。
据了解,宁波齐盛模塑有限公司主营塑料制品制造、模具制造、五金产品制造等,随着订单逐年上升,公司计划在今年扩大生产规模,急需一笔资金改扩生产车间和增加生产设备。但由于该企业无法找到合适的担保人,面临融资困境。
此时,正值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奉化农商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走访活动。该行客户经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需求,向企业介绍了“企信贷”“小微易贷”等产品,并将最新利率优惠政策传导到企业,第一时间发放了100万元信用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记者了解到,在首届“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期间,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开展客户走访、服务对接、政策宣讲、产品推介等活动,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与此同时,本次“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正值春耕生产和节后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探索创新并提供多元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持续做好信贷和综合服务供给。
例如,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紧盯春耕备耕形势,上门宣讲普惠产品,制定专属融资方案,为一家家庭农场的2000余亩田地播撒惠农“春雨”,带动周边村民种粮致富;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开展万象“耕”新活动,主动对接联系农业大托管平台和主管部门,依托“种植e贷”“养殖e贷”等产品,乡村振兴先锋队和客户经理送贷上门、送金融知识下乡,全面提升春耕备耕金融服务效率。
建设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结合“惠成长贷未来”“新春纳福季”等普惠综合服务活动,充分了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涉农主体等市场主体的信贷服务需求,提高对接精准性和服务覆盖度。自“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实施以来,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超过570亿元,新增贷款客户近5.2万户。
在受访专家看来,“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的开展,有助于让普惠金融惠及更广泛的群体,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一方面可以加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有助于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改善普惠金融服务生态,促进服务与产品优化和创新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国内加快建设普惠金融高质量服务体系。”
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发展普惠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是关键。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难以满足传统信贷模式的贷款要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相对突出。与此同时,企业信用信息较为分散、获取难度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发放信用贷款的能力。
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信息难题,近年来,相关部门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就更好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作出部署。
“我们将继续联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部门,深化涉企信用信息共享,继续扩大信息共享范围,拓展信息共享深度,优化信息共享方式,更好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司负责人冯燕表示,将联动财政部、税务总局,落实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构筑良好服务环境,将政策红利撬动的金融资源有效转化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动能。
与此同时,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愈加重视对数据的采集,通过搭建数字平台获取多方面数据信息,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在宁波,建设银行全程参与了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宁波普惠平台”)建设,不断探索转化宁波普惠平台采集数据与流量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打造出特色信贷产品——建行“智甬贷”。
建设银行宁波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建行“智甬贷”应用了宁波普惠平台60余项数据,形成集税务、社保、电费、公积金、海关税、首贷户等六大额度模型,实现多方面突破,并通过金融科技应用,实现“建行惠懂你”App与宁波普惠平台生态连接,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与便利性,并建立特色贷后预警指标,强化贷后监测管理手段。
在湖南,建行长沙芙蓉支行也于近日通过“云税贷”这一产品为当地辣椒大户解了资金之需。
建行湖南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云税贷”是建设银行为纳税信用较高的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全自助线上产品。这一产品背后的运营原理在于将小微企业纳税信用、税收贡献与其融资发展相联系,纳税信用级别越高,纳税金额越多,贷款额度就越大,最高可达500万元,手续简便,并且没有任何担保、咨询等额外费用,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继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支持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责任。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4万亿元,同比增速21.1%,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42%,较2023年下降0.35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累计下降3.51个百分点。
谈及下阶段如何发展普惠金融,邢炜认为,一是普惠金融服务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处理好金融功能性和营利性的关系,要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二是推进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融合发展。三是营造良好宣教环境,着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后续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围绕绿色发展、数字化发展趋势,发展绿色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等,形成融合协同发展趋势,以更高的标准和力度书写“五篇大文章”。
“下一步,金融机构应加强普惠信贷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深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更多数字普惠信贷产品,持续提高首贷、信用贷款比例,并进一步将普惠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不断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为更好地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冯燕表示,金融监管总局下一步要求银行实现保量、稳价、优结构。
“保量就是要保持普惠信贷支持力度不减,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稳价就是稳定信贷价格,指导银行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要求银行严格规范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优结构就是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首贷、续贷投放,增加小微企业法人贷款。”冯燕表示。
(编辑 张博)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