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琦
受政策驱动电子雷管渗透率加速提升影响,2月11日,A股民爆概念继续活跃。
根据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部发布的《“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全面推广数码电子雷管,除保留少量产能用于出口或其它经许可的特殊用途外,2022年6月底前停止生产、8月底前停止销售除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外的其它工业雷管。
作为江西省内唯一的工业雷管生产企业,国泰集团如何应对上述政策?2月11日,《证券日报》记者就此专访国泰集团董事长董家辉,对其进行了专访。他表示,“该政策的颁布对整个民爆行业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全面推广工业数码电子雷管,有利于推进起爆器材向安全、可靠、高效及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水平方向转型,并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
电子雷管终端需求释放
国泰集团去年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
国泰集团拥有工业雷管产能7430万发/年,其中电子雷管产能1630万发/年,另外5800万发的普通工业雷管产能,将根据政策要求按比例替换为数码电子雷管。
根据上述《规划》,将普通雷管转型升级为数码电子雷管的,按10:1比例将普通雷管产能置换为数码电子雷管产能;对于拆除基础雷管生产线的,拆除部分产能置换比例调整为5:1;对拆除整条雷管生产线的,拆除部分产能置换比例调整为3:1;对于撤销生产厂点的,撤销部分产能置换比例调整为2:1。
目前,更进一步的置换政策尚不明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具备产能和规模优势的国泰集团将深度受益,公司按具体置换政策将其他普通雷管品种置换为数码电子雷管后,数码电子雷管产能将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2021年,国泰集团工业雷管的产销量约为4055万发和3743万发,其中数码电子雷管的产销量约为825万发和824万发,同比增长约为73%和69%,产销量位列全国第五。
“目前公司的数码电子雷管在江西省内及省外的占比约为1:6,省内数码电子雷管的推广力度不及其他省份,待数码电子雷管全面替代普通工业雷管政策落地后,省内终端用户将全面使用数码电子雷管,省内销售量及占比将有望大幅提升,实现公司数码电子雷管省内外销售比例达到均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国泰集团董事长董家辉表示。
可减少5%~15%炸药使用量
电子雷管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据了解,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在安全性、使用便捷性、使用经济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传统工业雷管无法比拟的。
据董家辉介绍,在经济性方面,首先是组网能力强,可一次完成大规模爆破,采用快速连接线夹,网络连接方便快捷,加快工程进度,为爆破施工节约时间及人力、物力;其次延期精度高,通过合理的爆破设计,可减少5%~15%炸药使用量,提高炸药使用效率,降低爆破成本;此外能有效降低振动,减少对周边生产设备及设施、房屋的破坏;以及减少矿石大块率,减少铲装运输成本,后期加工方便,节约耗电,提高综合效率。
基于数码电子雷管的这些优势,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如规定在产品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要坚决采用减量置换的措施,实现雷管去产能,把数码电子雷管许可产能控制在10亿发以内。
2021年全国工业雷管总产量为8.9亿发,其中数码电子雷管产量为1.64亿发,同比增长40%。数码电子雷管在工业雷管产量占比由2020年12%提升至2021年的18%,今年随着政策调整时点逼近,数码电子雷管的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
国泰集团是数码电子雷管布局较早的公司之一,近年来一直在按照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逐步将普通工业雷管置换为数码电子雷管,并在省内外市场大力推广,积累了大批客户资源,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稳定量产,为后期政策落地后抢占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董家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公司仍处于数码电子雷管各项前期置换准备工作中,一旦确定了明确时间要求和置换标准,公司将以政策为导向,抓住有利机遇,适时快速推动数码电子雷管置换工作,使得公司处于民爆行业电子雷管产能第一梯队。
提前布局电子雷管芯片
有效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
记者注意到,去年受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民爆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工业雷管(含数码电子雷管)市场销售价格同步均衡上浮,下半年开始至今市场价格已趋于平稳运行。
“受政策影响再结合当前一“芯”难求市场情况,预计今年下半年电子数码雷管供需关系将发生一定波动,随之电子数码雷管价格也将发生相应的波动。”董家辉表示。
芯片紧缺下,有不少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就此询问上市公司。董家辉告诉记者,在数码电子雷管的芯片方面公司已有布局,江西国鲲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专业从事电子雷管芯片模块制造,一期拟建成年产2000万发延时控制模块,二期拟建成年产5000万发万发延时控制模块,将满足公司及南方诸多雷管厂家的芯片需求,确保数码电子雷管技术领先、性能稳定,有效解决芯片“卡脖子”的问题。
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三石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竣工投产后,将有望生产钽电容所需原材料——电子级氟钽酸钾,作为大部分数码电子雷管所需的钽电容原材料,以实现公司通过下游冶金环节进入终端应用领域。
(编辑 张伟 孙倩)
00:52 | 如何看待最新LPR“按兵不动”? |
00:52 | 华为原生鸿蒙加速进入大众市场 有... |
00:52 | 强链补链 锂电材料上市公司加速“... |
00:52 | 公募热议央行系列重磅政策 权益资... |
00:52 | 央行推出政策组合拳 创新结构性货... |
00:52 | 人社部: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 |
00:52 | 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全球... |
00:52 | 证监会: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充分... |
00:52 | 以旧“焕”新 赢未来 | 国家发展... |
00:52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坚定坚持... |
00:5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 |
00:52 | 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 支持上市...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