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石运来
4月23日,民生控股召开2018年度股东大会。董事长余政、总裁陈家华等公司核心高管悉数出席股东大会。在现场交流环节以及会后,董事长余政坦诚地针对投资者普遍关心的上市公司经营中的主要问题和《证券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主业稳健但缺乏潜力
民生控股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8061万元,主营业务有两块,一是典当业务,二是保险经纪业务。其中典当业务实现收入704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7%,其余全部为保险经纪业务。公司营业收入比2017年增长12.87%,实现净利润1998万元,同比下滑26.57%。2018年末公司总资产91976万元,其中净资产87196万元,资产负债率只有5.2%。除了主业清晰稳健、资产质地干净之外,公司的运作规范、人员精干:截止到2018年底,上市公司总共只有51名员工,称得上是上市公司中的“袖珍股”。
尽管如此,公司目前的主业要进一步做大却并不容易。余政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的保险业务利润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不大。公司的典当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民生典当运营,目前在北京和成都设有经营场所。虽然国内典当行业从总体上看业务量和资金利用率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目前典当企业主要是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典当企业要想从银行融资实现做大的难度比较大,这也限制着这个行业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未来期待监管政策破题
有关心民生控股的投资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民生控股的投资价值可谓让人“爱恨交织”:上市公司目前资产质地整体上非常干净,财务负担很轻,很让投资者动心。但是,由于受目前主业发展空间制约,又体现不出投资的价值,未来只有寄希望于公司转型乃至被“借壳”,但从公开信息来看,这方面目前显然还看不到轮廓。
余政告诉本报记者,对中小股东投资者的想法非常理解,但涉及到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又不那么简单。本报记者注意到,公司董事会在2019年发展展望中提出,将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市场动态,深入了解政府监管机构关于上市公司运作的新政策新规则,并将完善员工激励考核机制。
余政表示,在监管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公司未来并不局限于整体上市一条路。在他看来,资本运作要立足长远和高标准,产业上要注意选择面向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上年份的茅台更有味道”,他如此描述公司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