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耘旎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也不断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向前发展,智能汽车迅速崛起,更为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
今年3月12日,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2018年首次智能驾驶道路测试。参加道路测试的工程样车,搭载了亚太股份即将量产的视觉系统和77GHz毫米波雷达,并开启了亚太股份所研发的ACC、AEB、FCW、LDW等功能,综合验证了智能驾驶产品在不同地区、不同天气、不同道路下的功能及可靠性,为未来产品的量产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亚太股份副总经理施正堂。施正堂介绍说:公司始终保持着较强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目前,亚太股份在智能驾驶领域主要研发了三大板块产品,即前向智能驾驶系统、自动泊车系统和盲区监测系统。其中,前向智能驾驶系统主要由毫米波雷达和前视觉系统组成:前视觉系统主要依靠计算机视觉检测相关目标物,包括行人、车辆、车道线、限速标志等;77GHz毫米波雷达能够探测前方170米范围内的目标物,包含了目标物的距离、速度、角度等;精准度较高。此外,自动泊车系统主要通过超声波雷达的全景影像完成;盲区监测主要通过24GHz的毫米波雷达完成,24GHz毫米波雷达主要检测侧后方50米内的目标物,主要应用于盲点检测。
施正堂表示:在智能驾驶领域,亚太股份的产品具有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公司可以提供包括视觉系统、毫米波雷达以及包括ESC、IBS等执行器在内的整套系统,整套方案的供货能力强;二是公司自建了丰富的“汽车驾驶场景数据库”,更加适用于中国的行人、车辆、车道线等识别,识别效果更好;三是公司的智能驾驶方案是从底层控制开始添加的,能够提供低成本、能量产的稳定可靠的产品。
据了解,亚太股份除了积极研发智能驾驶系统产品,还在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构建良好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
早在2017年3月,亚太股份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研究基地。作为全国汽车行业标准化与技术法规归口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行业开展中国汽车标准体系研究及年度汽车标准制修订计划实施。基地落户后,双方在智能网联汽车共性基础技术、测试评价及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上进行了联合研究和深度合作。亚太股份参与研究制订了AEB、LKA、驾驶自动化等级划分、ADAS术语和定义等九项标准。
今年年初,亚太股份出资参与设立了国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汽研究院”)。国汽研究院作为一个由工信部主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推的股份制国家层面创新平台,力求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抢占未来技术竞争制高点,提升我国智能网联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中国从汽车消费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的转变。
“好的产品不仅仅需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更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公司将不断丰富智能驾驶产品的环境识别数据量,持续优化性能,在与主机厂深入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完成预期的产业化工作。”
施正堂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多年以来,亚太股份深耕技术领域,对产业的执着,也默默推动着汽车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