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晓玉)“实施这样一次大规模置换措施,意味着我们化债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转变。一是从过去的应急处置向现在的主动化解转变,二是从点状式排雷向整体性除险转变,三是从隐性债、法定债‘双轨’管理向全部债务规范透明管理转变,四是从侧重于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11月17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在2024投融资发展论坛上如是说。该论坛由财达证券、河北金融学院、河北省上市公司协会以及河北省证券期货业协会联合主办。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11月8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据测算,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
他表示,置换政策腾出三个空间的作用。通过实施置换政策,一是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腾出来,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二是将原本受制于化债压力的政策空间腾出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三是将原本用于化债化险的时间精力腾出来,更多投入到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去。同时,还可以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利好实体经济。
就如何实质性解决地方债务,赵全厚认为有两个路径,一是以时间换空间。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发生在城市化、工业化建设高峰时期,支持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形成了大量有效资产。二是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支出事权,提高支出比例。
(编辑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