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受到市场高度关注。此次会议释放出什么信号?《经济参考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五大看点一次看全。
看点一: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实际上,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多次提及“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及“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引发业内人士高度关注。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我国目前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银行市场,全球第二的保险、股票、债券市场,金融业规模巨大,但在全球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仍需进一步提升。应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在当今国际形势和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性时刻,金融承担了促进高质量发展、助力实体经济行稳致远、维护国家安全、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历史重任。“通过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健全完善金融体制、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改革与发展,有利于继续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提升中国金融业的经营稳健性和产品服务竞争力,有利于营造开放、包容、充分竞争的金融环境,通过建设金融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挖掘潜力、优化动力、释放动力。”庞溟说。
看点二:
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经济是机体,金融是血液,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效的货币政策引导,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而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短期的逆周期调节,还要提升政策的前瞻性,开展跨周期调控,将两者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同时,货币政策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完善政策工具,发挥好总量调控和结构性引导功能。
庞溟表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面,货币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还有适度宽松、合理增长的空间,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还有稳中趋降的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还有加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看点三:
做好“五篇大文章”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会议指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本次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和数字五大金融,并从渠道疏通、融资结构、债券市场、机构定位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指出,总体而言,五大金融内涵极其丰富,市场空间极为广阔,但对传统金融体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有效发挥各机构、各市场的力量,综合运用股权、债权等多种手段,打通资金进入五大领域的渠道。为此,后续各金融机构应从自身定位出发,不断结合自身优势,努力挖掘空间,全力做好五大金融。
娄飞鹏认为,从金融服务的角度看,资本市场服务金融创新的优势更加明显,在我国间接融资规模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发展好资本市场,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就间接融资而言,银行业、保险业,以及银行业内部不同类型、规模的银行发挥各自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董希淼表示,从机构和市场体系看,我国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要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开放包容的精神,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服务网络,形成大中小机构合理分布、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
看点四: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从当前金融业发展趋势和特征看,金融业综合经营深入发展,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金融风险更具隐蔽性、复杂性和传染性。”董希淼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下一步应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中央和地方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外,还应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尤其是监管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对数字金融领域的监管,提升监管有效性。
任涛认为,本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体现了强监管、严监管、细监管的一贯基调,预计后续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步伐将会加快。
看点五:
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会议指出,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任涛表示,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地产行业风险化解方面,后续将更加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和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构建,如对地方政府建立约束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住房租赁建设等。同时,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推动风险化解,避免风险化解过程中产生新的风险,其中的关键便在于压实地方政府和地产企业的主体责任,强化对地产企业的资金监管,完善优化“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等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满足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的一个重点是强化保交楼,长期来看是有效转变房企高周转、高负债的经营模式。“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则是在当前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的背景下,适度阶段性放松“三道红线”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意味着短期内要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有效缓解重点房企信用风险,这对改善市场预期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是一以贯之的政策姿态,不管任何时期,无论市场是上行还是下行,只要是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金融都会持支持态度,不会有改变。“三大工程”建设是未来金融投向房地产的主要领域,包括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基础设施。这“三大工程”也都是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23:12 | 刚刚,北京跟进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 |
22:42 |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9月PMI... |
17:55 | 赤子城科技正式加入沙特RHQ计划 加... |
17:52 | 贝壳找房西安站与所有经纪品牌联合... |
17:49 | 湖南博物院铜官窑馆开工 新华联铜... |
17:23 | 瑞幸咖啡轻乳茶系列获“2024品质消... |
17:09 | 瑜欣电子:子公司浙江平瑞增资已完... |
17:08 | 好太太: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及... |
17:08 | 共同药业:董事会换届选举 |
17:07 | 菲林格尔: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政... |
17:07 | 常青科技:拟向全资子公司常青树泰... |
17:06 | 药康生物:累计回购股份1521975股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