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六大亮点——解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2023-11-02 09:56  来源:海通证券

    ·概要·

    2023年10月30日-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本次会议对金融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六大亮点——解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

    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

    非银首席分析师孙婷

    银行首席分析师林加力

    宏观分析师应镓娴

    2023年10月30日-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此次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我们认为,本次会议有六大亮点值得关注:

    1

    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在2017年及之前,我国每5年召开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从1997年以来召开过五次。2017年后时隔6年,今年再次召开,并升格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从“全国”到“中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会议强调,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根据今年3月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本次会议表示,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同时,会议提到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

    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2

    建设“金融强国”

    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会议首次指出了“金融强国”的概念,足见中央对金融领域的重视。

    对未来的工作要求,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在过去的工作总结中,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些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来之不易。

    但同时,会议也提到,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3

    金融要提供高质量服务

    对于今后的具体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首先,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我们认为,这明确了未来几年我国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

    其次,货币政策的“结构”同等重要。会议表示,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金融业在优化经济结构中的五个重要发力点,充分体现了“高质量”特征。

    整体来说,在金融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本次会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本次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在金融监管方面,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在风险处置和防范方面,不仅提出要关注地方债务、房地产企业、中小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几个重点领域,还表示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具体的,要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

    对于房地产领域,要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此外,还要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会议还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道德风险;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5

    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会议指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近几年,金融行业的开放程度在不断加深,我们认为后续会进一步得到强化。

    会议还指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6

    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本次会议强调,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

    会议强调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我们认为,自2019年注册制改革试点以来,IPO项目数量和规模稳步提升,2019-2023年10月末,A股IPO数量为203、432、524、428家、275家,规模为2532、4779、5426、5869、3321亿元,我国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已得到明显拓宽。尤其是部分成长型的新兴产业公司,在过去核准制的标准下无法满足上市要求,而注册制更加灵活的上市标准为此类优质公司打开了融资通道。随着注册制逐步走深走实,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有望持续提升,企业融资成本有望持续下降。我们认为,券商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在受益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充分尽到中介方的职责,努力协助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支持、并努力成为一流的投资银行。

    会议强调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我们认为,保险保障应坚持“保险姓保”,为个人、企业、社会提供全流程的风险保障。一方面,继续丰富在人身健康、财富管理等领域的产品供给,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发展,满足群众长期养老储蓄需求;另一方面,推动产品创新,拓展服务范围,为重大科技创新、关键民生项目等提供有效保障。资金运用方面,近期监管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标准,落实财政部对保险机构长期考核机制,有利于推动保险资金在稳定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风险提示: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文章来源:海通证券)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