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兴安
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政信投资集团联合发布了《新基建蓝皮书:中国新基建发展报告(2022)》,这是我国首部新基建年度报告。
新基建蓝皮书梳理了新基建的发展历程,围绕基础网络、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基础数据、基础安全以及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展开了全领域、全场景、全覆盖式的系统性研究,为新时期我国提升新基建水平、搭建更完善的数字生态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强表示,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还能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倍增效应。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能建造、工业互联、智慧社区、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的转型实践和数字生态的营造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探索。新基建的适度超前建设,丰富了区域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实践,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表示,新基建蓝皮书对该领域政策、市场、技术、产业以及建设实践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对新基建的模式和特点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剖析,将新基建典型案例纳入研究,为各地新基建落地提供了实践经验,为领域内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专业化的指导读本,为促进我国新基建领域的创新和战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相关部门掌握全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对我国新基建领域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促进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战略指南作用。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指出,新基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系统论述了“十四五”期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新基建的乘数效应和外部效应,阐明了新基建具备数字赋能、需求牵引、创新驱动、协同融合、普惠共享、场景丰富等典型特征,并围绕数据开放共享的顶层设计、数据立法监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终端需求有效衔接、鼓励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副所长盛磊表示,新基建一头连着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一头连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是我国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支撑。2022年国家在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发行等方面都包括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性或者准公共性和社会资本共同推动新基建发展,我们应从投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新基建的特点,把投资工作做得更加精准和透彻,使新基建的发展和投资可持续且具有相对稳定的回报,同时具备综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忠奎详细分析了交通新基建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从智慧交通、自动驾驶、行业治理、公众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剖析。李忠奎表示,新基建将为促进“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编辑 李波 才山丹)
11:09 | 主业回暖副业成长 湘佳股份拟分派... |
11:03 | 光伏制造新标发布 金科环境助力光... |
10:42 | 平安养老险董事长甘为民:20年来公... |
10:39 | 今年前三季度小微企业享受税费减免... |
10:35 | 第三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官高峰论... |
10:32 | 中国平安乡村振兴调研暨“百场助农... |
09:25 | 陆金所控股:任命朱培卿等担任董事 |
09:20 | 中国人保举办巨灾保险论坛暨巨灾风... |
00:05 | 东方电缆:海陆业务齐头并进频获大... |
00:05 | 多公司闲置土地被收储 持续盘活存... |
00:05 | BC技术阵营聚合发力 光伏行业格局... |
00:05 | 宝尊电商:第三季度实现净收入21亿...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