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心急火燎,试图以大幅加息为通胀降温之际,市场回忆起了同样曾担任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因为连续遭遇两次石油危机,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全国陷入高通胀、高失业、低增长的滞胀危机。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采用了超预期的加息政策,有效地遏制了超预期通胀,并带动美国经济的扩张周期持续到90年代。
“沃尔克时刻”是痛苦的,大幅紧缩政策实施初期,不仅美元继续贬值,失业率甚至一度突破了9.5%。
在沃尔克看来,控制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心理战,核心在于,扭转市场对于物价将持续上涨的预期,树立央行决心控制并打击通胀的信誉度。为此应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不惜在通胀预期回落前,层层加码直至通胀预期出现明显回落,方才停止紧缩步伐。
但它无疑行之有效的。1979年7月,有效联邦基金利率为10.5%,至1981年6月上升到19.1%;而CPI同比增速在1980年3月达到14.8%的峰值,随后开始下降,1982年、1983年平均CPI同比增速分别为6.2%、3.2%。
业内认为,沃尔克当年带领美国走出滞胀的做法,于当前面临“类滞胀”困境的全球经济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放眼当下,美国通胀“高烧”不退,叠加实体经济尚处于复苏通道,鲍威尔果断转向了大幅鹰派加息。这与历史上,沃尔克通过层层递进、加码且超预期的紧缩方式,来遏制飙升通胀的举措不谋而合。
既焦虑通胀,也担忧衰退,当下战战兢兢“走钢丝”的美联储,有望在今年效仿“沃尔克时刻”——通过考虑力度递进式的紧缩,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回归至中性利率以上。
“我们没有看到通胀方面的进展,希望会看到。”16日,针对通胀波动以及经济前景,鲍威尔在发言中,流露出了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也令市场迷茫:即便“沃尔克时刻”到来,能够拯救当下的美联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