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萌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至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24807亿元,增长0.8%。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环比下降0.69%。其中,商品零售26874亿元,同比下降9.7%;餐饮收入2609亿元,下降22.7%。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消费总额来看,4月份非生活必需品销售和餐饮销售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拉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从地区来看,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长三角和东北地区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30%。
“总的来看,4月份消费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短期冲击影响。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前期被压抑的消费会逐步得到释放。”付凌晖说。
展望5月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5月份的消费形势将好于4月份。在各类促进消费恢复发展的政策加持下,消费有望逐步恢复。
付凌晖表示,二季度消费会在疫情冲击后逐步恢复,会继续拉动经济稳定。“去年和今年一季度,消费都是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相信消费、投资等仍然会成为中国经济稳定、抗击各种风险挑战的坚实支撑。”
此外,付凌晖表示,受益于信息技术发展,一些传统接触型消费加快向线上转移,居民消费升级态势仍然会持续,有利于支持消费增长。线上消费和升级类消费仍会成为消费的重要支撑。
下一步可从哪些方面发力促消费?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一方面要从增加居民收入和减负共同发力,包括减税降费、发放消费券等。另一方面针对汽车、家电等主要消费品推出一些刺激政策,包括直接发放补贴、以旧换新等促销手段,以及减免购置税等举措提振汽车销量。
刘向东亦持类似看法。他表示,全面促进消费恢复发展,要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畅通物流供应链。同时,通过减税降费、减租减息以及因地制宜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加大促销费政策支持力度。此外,要推动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市场回暖。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出现下降,是短期的,不会改变中国消费持续增长的趋势。”付凌晖说,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中国总体上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特点是明显的。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以来,消费在逐步恢复。当前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短期内的疫情冲击改变不了消费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
(编辑 田冬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