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宝琛
1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十四次会议,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会议重心。对此,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认为,本次会议释放出三大积极信号。
第一,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激活动力。对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言,中小企业既是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安全垫,更是活化经济微观基础的催化剂。针对于此,本次会议不仅抓住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关键问题,更是对该问题的核心症结进行了精准部署。
从顶层来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旨在从源头上消除部分货币政策工具对中小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的“价格歧视”。从基层来看,“对金融机构履行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主体责任形成有效激励”,力求在业务终端削弱信用投放的顺周期性,打通“宽信用”的最后一公里。从渠道来看,“拓宽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则有利于跨越新经济与间接融资体系的结构错配,加速新旧动能的转换。
“综合来看,上述部署有望精准发力,通过疏通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长远地激活中国经济的微观活力。”程实说。
第二,多策并举,经济“增质”上行可期。从全局来看,本次会议是中国经济政策组合拳的重要一环。在总量层面,1月份专项债加速发行,积极财政对经济的托底作用增强。降准如期而至,保持了流动性的总体充裕。在结构层面,本次会议以改革的方式发力,有望促使积极财政的外溢效应和流动性的充裕供给更多地惠及中小企业。这一组合兼顾了总量的稳健和结构的优化,平衡了短期的增速和长期的潜力。
“由此,我们维持此前预判,中国经济一季度将企稳向好,2020年中国经济将在守住增速底线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发展质量的上行趋势。”程实表示。
第三,重心调整,验证风险形势改善。不同于2019年的第六次、第九次会议,本次会议并未再次强调“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决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这表明,得益于此前果断有力的政策干预,中国金融体系已经稳步走出了2019年年中的信用分层冲击和年末的流动性短缺隐患,风险压力实现系统性改善。
“基于此,中国金融政策的重心已从‘防风险’转向‘稳增长’和‘促改革’,未来相应的政策空间有望显著扩展。”程实说。
(编辑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