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关于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又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美联储预计年内第二次加息,欧洲央行释放出了一些鹰派的信号,或准备商讨有关何时退出量化宽松(QE)的计划。
对于即将公布的美联储最新利率决议,从当下市场预期以及CME联储观察工具来看,美联储再次加息几乎成为定局。市场普遍预计,今年美联储将总共加息4次。对于欧洲央行而言,虽然在前几日强烈暗示退出一事,但真的动手还要等一段时间。
其实,最近美联储正被到处“抱怨”。继印度央行行长UrjitPatel高呼美联储与美财政部携手制造“美元荒”,造成新兴市场动荡,并呼吁美联储改变缩表计划之后,新任印度尼西亚央行行长PerryWarjiyo又再次呼吁美联储放慢缩表节奏,考虑其政策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如今,加息成了新兴市场应对美联储紧缩的必修课,最近阿根廷、土耳其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央行已经纷纷加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担心,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正常化已经给美元带来提振作用,若美联储的缩表以其预期的速度继续,那么美国货币政策可能加速美元上行,同时给新兴市场带来更多“痛苦”。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的通胀率也会较高,所以新兴国家的基准利率通常都高于美国。然而,这一“常态”正在发生转变。本周,如果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美国基准利率将升至1.75%至2.00%区间。这将意味着,美国的基准利率将会超过亚太地区的几个经济体——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泰国。其中,新西兰的政策利率将自2000年以来首次低于美联储。野村控股公司新加坡新兴市场经济主管RobertSubbaraman表示,“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从理论上讲,自然利率应该与经济增长潜力挂钩。”
那么,美联储本周大概率加息,中国会跟随吗?市场对货币政策的讨论已经如火如荼。不少机构认为,中国人民银行仍有可能小幅跟随上调逆回购利率,还会再度动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不过,中国人民银行透过定向降准只是缓解MLF、逆回购大量到期后,金融机构的资金面紧张问题,而不是提供大量的增量资金,所以不会给市场一个货币政策再度宽松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