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钊 李乔宇
牛黄、党参价格飙升。据央视财经报道,根据相关数据,自今年3月以来,天然牛黄的价格从约每公斤50多万元涨到了每公斤约80万元。原材料的涨价也正在推动相关药品价格的上扬,目前已有部分药企公开宣布涨价。另有不愿具名的中药行业从业者对记者坦言,面对原材料涨价,销售费用高企等原因,公司产品亦出现涨价。
据悉,对于大型上市药企而言,药品的涨价有望推动上市中药企业全年业绩向好,但对于品牌效应有限的中小药企而言,调价对于业绩走势的具体影响仍然有待观察。
大幅涨价或难持续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认为,部分珍稀中药材价格的上涨是由供需关系改变所推动的。在需求侧,人们疗养需求出现提升;在供给侧,天气、土地乃至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供给的缩水。
“珍稀药材以外,很多中药材都在涨价。”有多年中药企业从业经历的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需求固然能够起到推高中药材价格的作用,监管对于中药材标准的提升也是中药材涨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李鬼不能再冒充李逵的时候,中药材的价格就涨上去了”。该业内人士表示,“中药材采购的差价能够达到四、五倍,比如山楂,北方的山楂和南方的山楂不一样,同时山楂采收的月份不同药效也会不同,价格也因此有较大的差异。现在监管层对于药材的标准提升,采集时间及地区要求清晰披露,劣币不再能驱逐良币,因此造成了中药材整体价格提升的现象”。
他同时谈及,在需求的拉动下,仓储物流费用的提升,品牌推广渠道的变化甚至销售渠道的推波助澜都是影响中药材价格走势的重要原因。
此外,资金炒作也被视为珍稀药材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在邓之东看来,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珍稀中药材出现一定程度的投机炒作,应该是难以避免的”。邓之东认为,但规模不会太大,这种情况也很难持久。过分的金融投机炒作确实不利于药材行业正常发展,也会伤害医院、病人的正常利益。对此,应该加强市场监管,运用合理市场监管手段遏制过度炒作;最主要的是,对中药材生产者提供信息指导和各种政策优惠,确保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稳定生产;对药材加工企业,提供政策和信息支持等,协助其获得稳定药材供应。
谈及中药材价格大幅波动引发投机机会的话题,北京盛世康来中药营销策划公司董事长申勇告诉记者,一方面中药材大幅波动的现象只是暂时的,随着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的推动,预计中药材供给会大幅提升;同时涨价也是市场调节的手段,将刺激相关中药材种植量的提升从而调节供需平衡。
另一方面,“中药材价格波动确实给了投机炒作的机会,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几次中药材成为投机产品的现象。”申勇认为,中药材的交易市场以及中医药期货交易市场的成熟已经能够起到规范市场,平抑投机行为的作用。
推动中药药品价格上涨
原材料价格的提升也推动药品价格上行。日前,片仔癀宣布,鉴于片仔癀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公司决定自2023年5月6日起,公司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170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35美元/粒。有券商研报认为,在片仔癀销售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假设片仔癀系列产品同幅度提价,则仅价格提升,有望为2023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带来18%的增长弹性。
片仔癀的情况或许并非孤例。“我们的产品也涨价了。”上述中药行业业内人士对记者坦言,“现在原材料涨价,渠道费用也比较高,制药行业还是很微利的。”
片仔癀涨价后,安宫牛黄丸等药品的价格走势亦引发关注。在药品涨价推动业绩提升的预期下,中药板块指数今年以来表现活跃,截至5月16日收盘,中药板块指数今年以来上涨9.86%,超越同期沪指水平。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整体来看,中药企业尤其是上市中药企业,普遍有着自己的药材种植基地,基本能够应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因此理论上来看,药品涨价能够拉动公司业绩的提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药品涨价经常伴随着销售费用的提升,因此对于整体业绩的影响仍然有待观察。
“药材价格波动导致药品价格调整,引发二级市场起伏,属于必然现象,也是经济规律的作用”。邓之东告诉记者,药品涨价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可能有一定正向刺激,但这不是必然的,还需要看其和上游药材供应的关系、自身产品的特点及价格弹性、公司发展政策等。
不过,截至目前,记者联系多家上市药企了解到,官方渠道并无涨价的消息。“目前没有接到产品要涨价的通知。”同仁堂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白云山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关于提价的相关通知。
在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原材料涨价对于公司产品成本的影响相对有限。同仁堂方面表示,药材价格上涨不会只对一家企业有影响,公司有专门的采购团队针对价格波动风险进行提前的规划储备。白云山方面则表示没有关于提价的相关通知,同时公司也能够通过公司旗下药材基地的供给来应对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影响。
“大型上市药企对于原材料涨价往往有成熟的应对方式。”申勇表示,中小型企业则未必具有成熟的预警机制,不排除通过涨价等方式减少原材料涨价对于成本带来的影响,在产品具有足够竞争力的时候,涨价能够对业绩带来一定的提振作用,但也要权衡价格和销量的关系。
(编辑 乔川川)
12:09 | 东方略针对HPV-16/18相关肛门癌前... |
12:08 | 首只中证A500ETF成立 嘉实基金自购... |
12:06 | 由何氏眼科主办的2024年国际基因组... |
12:05 | 国台酒业与多家旅行社签约战略合作... |
11:56 | 世界制造业大会凸显产业新动能 机... |
11:55 | 加码高端数控车床领域 浙海德曼“... |
11:55 | 莱茵生物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 新... |
09:16 | 亚信科技、阿里云携联盟之力 助力... |
09:13 | “国台酒元宇宙奇幻之旅”体验项目... |
09:09 | 青岛证监局赴胶州市开展走访工作 |
08:59 | 新疆上市公司协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 |
08:51 | 从用户需求出发 极氪7X正式上市打...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