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未来中医机器人可能比国药大师厉害
张斌:从我们企业来讲,十九大之后其实战略跟我们上一个5年的战略是一致的,就是融合全产业链。所以我们更重视,十九大之后,包括习总书记提到的精准扶贫这些方面,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在上游的积极建设,现在在云南有一些珍稀动物的养殖基地,包括一些道地药材的种养殖基地。通过在当地进行一片工厂的建立,跟当地的农户进行紧密的结合。其实更重要的是为工厂在原材料的品质上能够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我们在东北也是包括鹿茸、人参等等也在布局,实际上整个就是要讲绿色,讲环保,从上游原材料的品质上,经济建设上,包括我们在土里面找的所有种植的东西,全部要对它的土壤、农药残留都要进行指标的控制,来去检测农药残留,检测重金属的控制,来提升我们所有产品的品质,因为这也是我们老百姓的一些需求。
刚刚科大讯飞江总在讲人工智能,我们实际上在中医的人工智能方面也有一些布局。刚才江总说得很正确,其实中医实际上三千年来,他确实也是大数据,很多的舌诊、面诊、脉诊,实际上都是通过不同的人大数据统计出来的。但是中医的古籍太多了,学五年中医的人古籍不一定完全记住,能学一本,把《伤寒论》学懂,都能看几百种病。但是从《黄帝内经》到我们这3000年下来,中医的古籍、典籍、文献,还有包括经方、名方五万多首,没有一个人能够记得住,就是国医大师也记不住。但是机器人不一样,机器人通过学习的能力,把所有的文献通过学习以后,它可以把所有的文献跟经方进行链接,最后能够通过舌诊、脉诊和面诊这些诊断出来之后,能够给你把五万多的经方里面最适合的方子评价出来,所以这个我们也在这方面去做。实际上最终还是要从消费升级来讲,就是满足更多的人对中医的消费需求。现在国医大师才60个,现存的活着的只有45个,好医生太少,需求太大。如果通过机器人能够解决智能的诊断,它把所有的典籍都学会了,可能比很多国医大师都厉害。每一个人都有个体差异,所以我认为,未来的中医机器人跟国医大师可能是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不断的相互影响,往智能化方面发展。其实最终想在下游为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智能化服务,中医药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