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毛艺融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9家人工智能(下称“AI”)企业在港股上市,合计募集资金超过55亿港元。
仅7月10日当天,“Robotaxi运营公司”如祺出行、“交互式AI平台”声通科技两家新上市AI企业同时登陆港股,首发募资额分别达到10.5亿港元、6.64亿港元,首日收盘市值分别约69.2亿港元、47.8亿港元。
此外,目前已向港交所递表,但仍在排队上市的企业,至少还有12家。
谈及AI企业奔赴港股的原因,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交所针对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提供了专门的上市规则和制度,降低了企业的上市难度。同时,近年来投资者也看好AI方面的机会。
不少AI企业在上市前已获得较高估值。目前已递表的AI企业里,多家公司上市前估值已超10亿美元,达到独角兽标准。
比如,地平线在今年3月26日递表,是中国领先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上市前估值约87.1亿美元。博泰车联网在今年6月28日递表,是中国领先的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解决方案供应商,上市前估值约86亿人民币。
此外,递表企业中还有七牛智能、英矽智能、佑驾创新、MetaLight(车来了)、脑动极光、赛目科技等各个细分领域的AI头部公司,有望在未来陆续登陆港股市场。其中,赛目科技已三度递表港交所,今年6月1日公司已获得证监会的备案通知书。
事实上,从去年至今,在港股市场上市的AI企业越来越多。从AI类型划分来看,近两年上市及递表的AI公司涉及大模型、医药、自动驾驶、机器人、营销应用、语音交互等多个领域。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与医药、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结合体现了跨行业融合的趋势。AI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这些行业的效率和精度,还推动了全新商业模式和服务的出现。预计未来有更多AI企业奔赴资本市场。
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规则,提升对AI公司的吸引力。去年3月份,港交所推出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第18C章)正式生效。据悉,第18C章主要面向五大科技领域,允许无收入或无利润的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降低了企业上市门槛,为包括AI公司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公司上市及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实践来看,目前按18C章递表的企业,均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例如,已顺利上市的晶泰科技是一家智能化、自动化驱动的药物研发科技公司。黑芝麻智能已通过聆讯,是一家专注智能汽车计算芯片的公司,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的核心算法和计算平台。越疆科技于6月26日递表,是一家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商。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