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捷宁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三大攻坚战之一。与此同时,随着A股纳入MSCI、富时、标普三大指数并提高权重,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A股投资,也带动了上市公司和本土投资者社会责任投资意识的提升,“环境保护”“责任投资”“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接受和倡导。
立足信息披露
引导公司履行社会责任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提升社会责任披露质量,更好满足投资者需求,既符合社会发展期待,也有利于上市公司自身提高质量和规范运营。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证监会、深交所已建立临时报告和定期报告相结合的环境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在临时报告披露方面,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及时披露重大环境污染及行政处罚相关情况,包括产生原因、公司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等。在定期报告披露方面,明确对上市公司定期披露排污数据、污染防治、环评和行政许可、应急预案和监测方案、环保投资及技术开发、降低能源消耗措施等作出规定。
上市公司
环境信息披露量质齐升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从实施效果看,近年来,深市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披露的一般性环境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
在披露数量方面,2016年至2018年,深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单独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数量逐年大幅攀升。2016年共有213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单独进行了披露,2017年和2018年分别有435家和674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环境相关信息,与上年相比增幅分别为104.23%和64.54%。
在披露质量方面,环境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质量显著提升。一是排放信息。2018年66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污染物排放的具体数据,披露公司家数与2017年的435家相比增加53%。其中,有14家上市公司出现过超标排放事件,数量与2017年持平,但占样本公司的比重下降至2.08%,而2017年的比重为3.22%。二是污染防治和应急预案信息。2018年所有样本公司全部披露了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673家上市公司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占样本公司比重的99.85%,数量与2017年相比增加62%。三是环境污染监测信息。2018年共有170家上市公司安装污染物排放监测装置并有效运行,与2017年相比增加26%。
专家表示,从临时报告信息披露情况看,上市公司对待环境信息披露更加谨慎:一是上市公司及时披露意识增强。受到环境保护部门行政处罚等事项的披露不再“遮遮掩掩”。数据显示,2018年,深市公司共披露环境保护部门行政处罚公告66家次。二是上市公司披露内容趋于丰富和完善。比如,上市公司普遍能够从事实出发,准确、完整地披露环保行政处罚事项的违规事实和被处罚原因,如2017年披露行政处罚公告中,公司对违规事实和被处罚原因普遍较为简单概括,2018年则有17家次披露了2项以上的违规事实,且公司对违规事实和被处罚原因的叙述更加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