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华润啤酒携手中国作物学会、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主办的中澳大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议在杭州圆满举行。华润啤酒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澳大利亚出口谷物创新中心、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浙江大学、莫道克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等国内外大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中澳大麦遗传、栽培等领域科学研究及产业形势,共促中澳大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
持续推动“国麦振兴”
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消费群体的迭代以及消费文化的升级,华润啤酒正在步入“啤酒新世界”,并以国麦振兴“推动者”的身份,肩负行业领军者责任,助力中国啤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华润啤酒技术研究院表示,国产大麦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在于缺乏协同机制,导致国麦的规模化发展上没有形成合力,从而造成了当今国麦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基于以上判断,要实现“振兴国麦”,迈出的第一步一定是产业链协同。
为解决我国啤酒大麦过度依赖进口的问题,华润啤酒提出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的理念。2023年,华润啤酒联合多家机构与企业发起“国产啤麦品质提升及标准化种植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引领国产啤麦开展标准化种植、标准化制麦,以及国麦新品种的全流程测评,为提升国产啤麦品质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华润啤酒技术研究院透露,在内蒙古种植的垦啤麦14在质量指标上与往期的大麦品种相比有明显提升。比如往昔的垦13浸出率基本在80%,但是垦14已达到了进口麦芽的水平,浸出率在81.7%至81.8%左右。另外,β葡聚糖、粘度、浊度、脆度等指标也相比其余内蒙古啤麦品种有了很大提升,在公司内部获得一致认可,也为华润啤酒继续推进振兴国麦项目起到了强心剂的作用。
最后,华润啤酒技术研究院表示,华润啤酒希望与国内外产业链上的所有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都能有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来推动国产啤麦的协同进步,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学术研讨会,借鉴澳大利亚大麦科技创新及产业链发展模式,助力啤酒原料供应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聚焦关键环节
共论质量提升之路
研讨会期间,多名中澳知名专家围绕国内外大麦青稞产业发展形势、品质提升等方面发表了学术报告,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引。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李承道认为,大麦产业的破局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过程中不能在每一个点上追求极致,而是要走通、做活产业链,实现产业链各个系统协同发展。
推进“国麦振兴”,需要把研发端到需求端的整个链条串起来,推动产业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华润啤酒发挥出全局观意识,打通了产业链的堵点断点,目前已在资金、应用和标准制定等方面支持整个产业链的完整打造,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啤酒大麦产业链体系。
针对华润啤酒产业链布局,李院士也提出了一些看法,他认为,要先解决系统的问题。华润啤酒现在所做的可能是真正推动中国大麦产业,包括麦芽产业、啤酒产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尝试。如何有效把系统连接起来,把基础研究和育种之间的空补起来,是现在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之一。另外一个问题则是规模化,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这一点也是华润啤酒做产业链过程中需要另外解决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另外,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员、首席科学家郭刚刚在发言中提及了与华润啤酒的合作。“2023年,我们和华润啤酒联合做了一个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的全流程质量监测体系的尝试,在东北、苏北等大麦主产区开展从品种选择到过程管理,再到最终酿造品质测试的全流程溯源性建设体系。目前为止进展良好,且企业方对目前拿到的原料品质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面对‘中国到底有没有啤酒大麦’的疑问,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有’,而且如果说能够标准化种植,它的品质还会很好。”郭刚刚说道。
在“国麦振兴”的进程中,华润啤酒正以实际行动提升国产啤麦品质,未来也将始终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持续推动全产业链共赢模式和提升全产业链价值,为国产大麦产业发展蓄力赋能。
(CIS)
12:09 | 东方略针对HPV-16/18相关肛门癌前... |
12:08 | 首只中证A500ETF成立 嘉实基金自购... |
12:06 | 由何氏眼科主办的2024年国际基因组... |
12:05 | 国台酒业与多家旅行社签约战略合作... |
11:56 | 世界制造业大会凸显产业新动能 机... |
11:55 | 加码高端数控车床领域 浙海德曼“... |
11:55 | 莱茵生物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 新... |
09:16 | 亚信科技、阿里云携联盟之力 助力... |
09:13 | “国台酒元宇宙奇幻之旅”体验项目... |
09:09 | 青岛证监局赴胶州市开展走访工作 |
08:59 | 新疆上市公司协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 |
08:51 | 从用户需求出发 极氪7X正式上市打...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