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向杲
近日,就信贷投放节奏,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在这个方面做了努力,加强引导信贷均衡投放,缓解金融机构‘冲时点’现象。”
事实上,去年以来,“引导信贷均衡投放”的相关表述,已被央行多次提及。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着力加强贷款均衡投放,统筹衔接好年末年初信贷工作,适度平滑信贷波动,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强调,引导金融机构适当平滑大小月信贷波动,保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
监管部门频频提及“适度”“适当”平滑信贷波动的一大背景是,我国贷款增量存在较明显的季节特征。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尤其是1月份新增贷款往往会多一些,4月份、7月份、10月份则是贷款小月。实际上,银行单月信贷投放规模有大小月之分,不仅仅受经济运行的季节性规律影响,也有银行冲刺考核时点的有意为之。
在笔者看来,监管部门引导银行机构均衡投放信贷,“适度”平滑信贷波动有三大积极影响。
其一,有利于更“均衡”地服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适度平滑信贷波动有利于满足信贷投放“淡季”的企业融资需求。朱鹤新也表示,今年一季度贷款投放比例向历史平均水平回归,为未来三个季度的信贷增长留足空间。
其二,有利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一方面,信贷投放的季节性、阶段性特征,会降低商业银行对贷款的议价能力,降低净息差。另一方面,为了完成时点考核指标,在关键时点人为地增加贷款的行为,本身是一种不合规行为。适度平滑信贷投放有利于避免这些负面影响,提升银行经营的稳健性。
其三,有利于降低信贷“脉冲”对金融市场资金面的扰动。信贷集中投放对金融市场资金面的扰动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信贷冲量会消耗银行的超额储备,降低高流动性资产,为获取流动性资金,银行会从资金市场吸收流动性,加剧市场利率波动。二是信贷资金具有货币派生功能,冲量投放也会加剧市场利率波动。因此,适度平抑信贷投放节奏能降低其对金融市场资金面的扰动。
此外,对银行机构而言,调整信贷投放节奏,意味着其需要对投资业务、负债业务、流动性管理、风控、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等维度配套调整,以保持在新的监管导向下,在经营层面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之间新的平衡。
总体来看,在监管部门引导银行机构保持信贷均衡投放后,今年一季度,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11万亿元,虽然同比少增1.59万亿元,但仍然保持了较为稳固的支持力度。未来,信贷均衡投放有望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