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金融机构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首家巨头金融科技公司赴美IPO 360金融引领“去金融化”浪潮

2018-11-01 23:53  来源:证券日报 刘琪

    ■本报记者 刘琪

    美国东部时间10月26日,360金融向美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书,冲击美股IPO。

    与同为互联网巨头系的FinTech平台相比,这次360金融实现了弯道超车。根据奥纬咨询研究报告,今年二季度放款量,360金融位列国内第四名,仅在BATJ旗下蚂蚁金服、微众银行、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之后,而这四家均尚未披露冲击二级资本市场的具体计划。

    瞄准消费金融数万亿元市场

    由于FinTech的加持,消费金融在近几年已经成为快速增长的数万亿市场。据奥纬咨询预测,未来5年,中国信贷规模将保持年均23%的速度扩张,贷款余额到2022年将增长至10.9万亿元,并且互联网信贷的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13%扩大至15%。

    这成为互联网巨头系蚂蚁金服(花呗借呗)、微众银行(微粒贷)、京东金融(白条金条)、度小满金融(百度有钱花)一致押注的核心市场。

    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平台的一个共性是:业务种类繁多、体量巨大。比如,今年上半年蚂蚁金服估值达到了1500亿美元,微众银行估值也超千亿元,累计借款规模分别超过6000亿元和3600亿元;京东金融的在贷余额超过710亿元。

    相比之下,360金融以消费金融作为主营业务,具备后发优势,探索一条更具自身独特性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专注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FinTech公司,成为连接借款用户与金融合作伙伴的科技平台。

    成立三年来,360金融已经形成清晰的战略定位和成熟的商业模式,厘清其在消费金融市场中,流量、科技、资金等各个环节的优势,而非盲目扩张。正所谓“横向100米、纵向1000米”,不急于做大而全的平台,而是做大而精的平台,从而打造核心竞争力。

    此外,据了解,360从2015年开始拓展金融业务,铺设了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保险、股票等多条业务线。近期对资产端的消费金融板块进行了单独拆分,“360金融”正式面世;同时,其他资金端业务全部归于“360金服”旗下。

    360金融实现了业务量和经营业绩的同步快速扩张。招股书显示,按照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放款量,360金融已发放贷款944亿元,进入近千亿元规模的第一梯队阵营。同时,2017年和2016年(当年7月份开始运营)净收入分别为3.09亿元和6000万元,且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净收入7.429亿元,同比增长近60倍(去年同期为1230万元)。

   FinTech突破场景流量束缚

    具体来看,消费金融竞争的关键无非两个环节:一是对前端场景的获取和把控能力;二是后端获取批量低成本资金或金融牌照的能力。

    在场景环节,其核心是流量和获客。

    有业内人士指出,BATJ在流量端拥有各自的电商、社交数据和账户体系。而作为重要的金融合作伙伴,360金融同样具有360集团的独特流量和渠道资源加持。

    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360金融22.7%的借款用户来自360的渠道资源,并赋予了360金融科技平台独特的基因。

    据了解,360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公司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累计连接超过10亿台移动设备,月度活跃用户量逾5亿人。这为360在金融领域复制其在PC网络时代的巅峰奠定了基础。

    此外,360金融的定位是“科技”,而非金融业务本身。经历了这几年深度的演进,消费金融“资金方→金融科技平台→场景渠道方→借款人”的供应链条已经成熟,这意味着消费场景和信贷产品已经并非是必然绑定关系。例如,技术在数据层面的较量,不仅在于获取用户消费场景数据,而是更多在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360金融突破了场景与流量的束缚。招股书显示,截至三季度末,360金融已累计为640万人促成2250万笔借款,累计撮合获得授信的用户规模达960万人。

    顺势“去金融化”浪潮

    在资金获取环节,360金融已经成功取得消费金融所需的网络小贷和融资性担保两张金融牌照(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福州三六零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但并非盲目为了拿牌照而拿牌照。

    过去几年,蚂蚁金服等互联网巨头布局金融业务的策略逐渐“投行化”,斥巨资自建或收购持牌金融公司,或扩充注册资本金,甚至大量“囤积”金融牌照,从而扩张放贷规模。

    不过,前述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思路并不可持续,在随之而来的金融监管之后又纷纷向“去金融化”的科技平台“转型”。

    而360金融从一开始就基于科技的身份定位,创新“去金融化”的业务模式。一端为金融合作伙伴挖掘和推荐优质借款用户,另一端帮助其为优质借款用户提供定价合理、方便快捷的信贷解决方案。同时,根据业务需要布局必要的金融牌照。

    将自身定位于“科技平台”而非“金融机构”,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从估值来看,资本市场对金融项目的PE估值相对较低,基于杠杆率一般为10倍左右。

    “本质问题在于金融项目受制于信用风险和线性增长的限制,很容易看到天花板,很难形成爆发式增长。”业内人士指出,科技平台天然具备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可以无限降低边际成本,突破线性增长而进入指数级增长,因此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可达百倍之高。

    此外,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平台的牌照价值也很受限。因此,金融科技平台正是未来的价值所在。巨头金融公司纷纷宣布“不做金融,做科技”,通过去金融化剥离信用风险,蚂蚁金服推出“TechFin”战略,京东金融提出B2B2C概念并改名京东数科。

    按照已上市的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采用的新会计准则统计,360金融2016年、2017年、2018年前三季度的净收入分别达170万元、7.88亿元和29亿元。并且,其中的技术服务费(主要包括贷款撮合服务费和贷后服务费)占比最高,达到将近一半。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