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元
近期,工信部公示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纳微科技入选国家专精新“小巨人”企业。
纳微科技的产品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通过持续十余年的跨领域研发创新、技术进步与产品积累,公司建立了全面的微球精准制备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体系,自主研发了多项核心专有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
特别是,在生物制药和小分子化学药领域,微球的作用非常重要。色谱填料/层析介质微球可以用于从生物发酵液中捕获和纯化生物活性成分。微球可以通过微孔和表面的特定成分来吸附捕获目标药物。由于不同成分的迁移速度不同,各类成分分隔在不同的位置,形成“色谱”状分布。
纳微科技目前可提供粒径范围从几纳米到上千微米、孔径范围从几纳米到几百纳米的特定大小、结构和功能基团的均匀性微球。一般情况下,微球直径和孔径的一致性越高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纳微科技的产品线完善度和产品粒径一致性都接近乃至超越国际对手。目前进口色谱填料微球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一般超过10%,而纳微科技微球产品的相应变异系数可做到3%以下,粒径差异更小、更均匀。
专业人士认为,“纳微科技在一致性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产品性能直追美日对手,公司生产的纳米微球在全球市场都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未来在国产替代方面空间广阔。”
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隶属于“3.6前沿新材料”中的“3.6.4纳米材料制造”。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公司属于其中规定的“新材料领域”之“前沿新材料及相关服务”行业。
同时,纳微科技致力于持续提升研发能力,自主研发的单分散硅胶微球、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及手性色谱填料制备技术和产品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格局,填补国内空白。
此外,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金额7,015.79万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6.06%;公司已有15项发明专利形成主营业务收入;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713.54万元、8239.58万元和12970.09万元,复合增长率达到50.67%。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已承担8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以及14项苏州市级和苏州工业园区级科研项目。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19项专利,均为发明专利。
(编辑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