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衍菘
6月5日,民爆光电在回复机构有关公司分红政策提问时表示:“公司发布了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3年至2025年),承诺未来三年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50%。”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已有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和其他资管机构奔赴调研,向上市公司共提出超过1400条有关分红的问题。相关问题主要聚焦在公司未来分红安排、分红比例、现金分红政策是否稳定等,这关系到各家公募基金公司的红利基金未来的收益情况,以及红利策略能否有效执行。
随着众多上市公司进一步明确分红,市场对于红利基金的表现也寄予厚望。
从年内各主题基金的表现来看,“稳健选手”当属红利基金。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6日,157只红利基金中(仅统计初始基金),超八成实现浮盈,其中68只区间回报率超10%。
投资策略上,红利基金可选择“红利低波动策略”“高股息策略”等。以名称统计,包含“红利”“高股息”“低波”的产品各有97只、17只、24只,年初至今的平均收益分别为9.81%、12.46%、10.22%。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曾衡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红利策略”注重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股息政策的稳定性,“高股息策略”则侧重于选择提供高股息率的股票,具备“攻守兼备”属性,进可捕捉资本增值机会,退有稳定现金流防守保障。
对于红利资产的强劲表现,持续性问题也受到投资者关注。万家基金基金经理杨坤表示,从基金一季报权益产品对红利成份股的持仓以及红利当前估值来看,红利指数的拥挤度并未处于高位,因此仍具备投资价值。
谈及下半年红利基金投资机会,长信基金量化研究部总监宋海岸表示,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会采取一定限制措施,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等。政策的利好可能会使“分红”热潮进一步向其他行业扩散,如一些过去还没有充分被挖掘、会进一步提升分红水平的行业和公司也有望迎来投资机会。
展望后市红利行情,北京凯瑞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投资总监陈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现在往后看,港股的红利股估值在考虑到税收因素后仍然显著低于A股,应该说依然具备比较好的性价比;在当前经济阶段,只要红利股所处行业的景气度不是显著下行,红利股本身对市场依然会具备吸引力,上述因素都支撑红利股行情持续。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