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工信部:加大力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07-05 21: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郭冀川)7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了在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方面,以及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

    四方面支持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已经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2万家。金壮龙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特别要擦亮“专精特新”这块金字招牌,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有四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方面,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支持力度。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联合财政部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

    金壮龙介绍,因为专精特新企业很多参与到大企业的供应链,大企业一般是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是这类企业的配套专家。我们联合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中央企业在产业链当中很多是链主企业,我们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当中。此外,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专精特新。

    第二方面,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力争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服务供给,支持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和能力,大力发展“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金壮龙说:“‘小’就是小型化,‘快’就是快速化,‘轻’就是轻量化,‘准’就是精准化,这些有助于降低转型成本,让更多中小企业敢转、会转、转得好。”

    第三方面,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我国已经培育了200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将再培育认定100家左右。同时,支持各地聚焦县域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培育省级集群。

    第四方面,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发挥市场化服务机构作用,统筹推进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加快建设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推动国家、省、市、县四级服务网络互联互通,汇聚整合政务、市场等各类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新兴产业要培育壮大

    未来产业要超前布局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新赛道不断涌现,各国都在进行前瞻性谋划和布局。金壮龙说:“从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来说,我们要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绿色、智能、融合,鼓励支持企业率先布局、持续投入,构筑未来发展的新优势,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具体来看,金壮龙介绍,新兴产业要培育壮大。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成长空间和潜力巨大。对5G、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优势产业要加快强链延链补链,进一步增强技术优势,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对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氢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要继续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力强的领军企业,形成更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支柱产业。

    同时,金壮龙表示,未来产业要超前布局。今年1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教育、科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六个未来——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方向,对未来产业发展作出前瞻性部署。

    金壮龙说:“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这六个方向,特别聚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科技、原子级制造、深海空天开发等领域,实施一批科研攻关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建设一批企业孵化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开发典型应用场景,探索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编辑 王江浩)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