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4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4.4%,涨幅较2月增加2.7个百分点,创2018年8月以来新高。
分析人士认为,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高部分消费品价格等影响,4月CPI同比涨幅或较3月有所扩大,从而带动二季度CPI同比涨幅较一季度有所扩大。
翘尾负向影响大幅减弱
3月CPI同比上涨0.4%。对于CPI同比由负转正的原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认为,3月CPI涨幅同比转正,主要是因为非食品涨价和翘尾因素负向影响减弱。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由于翘尾负向影响大幅减弱,3月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4%。“据测算,在3月0.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6个百分点,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3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8.4%,降幅扩大3.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7%,影响CPI上涨约0.56个百分点。
“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0%,为近一年来同比首次上涨,主要是由于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11.9%和12.8%;服务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董莉娟表示。
二季度CPI同比涨幅料扩大
对于下阶段物价走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表示,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高部分消费品价格等因素影响,4月CPI同比涨幅较3月或有所扩大,从而带动二季度CPI同比涨幅较一季度有所扩大。
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单从翘尾因素来看,CPI同比涨幅或于二季度抬升,三季度回落后四季度再度上行。同时,线下消费活动逐步修复,或带动核心CPI同比涨幅回升。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随着国内服务业重启加快以及去年非食品基数偏低的影响,CPI上行动能将由食品端向非食品端切换。由于居民消费需求恢复缓慢,CPI同比大幅上涨的动能不强,预计全年CPI约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