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陆续公布2020年年报。一些消费类公司年报折射出“衣食住行”更新换代的时代大浪潮,消费升级潜力无限。同时,28部门近日联合出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将进一步支持新型消费发展。专家预计,诸多有助于消费升级的政策措施将密集落地,助力加速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消费升级势不可挡
消费升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逐步提升。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此前表示,2011年至2019年,我国的消费率平均为53.4%,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表示,消费升级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知识付费、在线直播等在线销售,潮玩潮鞋等个性化消费,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等新型大宗商品消费,脱脂奶、有机蔬菜等健康消费。
从上市公司天虹股份的年报来看,零售端的消费升级有很大发展。2016年,该公司推进门店品牌更替,积极发展全球直采业务,扩大自有品牌业务。2017年,该公司开发全新超市品牌“sp@ce”,开设无人便利店等创新业态。2018年,该公司通过数字化与智能技术为顾客提供零售和服务。2019年,该公司持续通过业态升级提升实体店体验,比如在天虹购物中心门店打造特色主题街区、开发上百个免费欢乐项目设备等。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调整升级将拉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宁吉喆称。
消费升级给多个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比如,在食品饮料方面,川财证券分析师欧阳宇剑看好新式茶饮市场发展。他预计,新式茶饮将在2025年达到3400亿元的市场规模。在纺织服装方面,国金证券分析师李婕认为,受益于消费升级下民众对运动健康有更高需求,体育服饰料成为服装板块的黄金赛道。
加速提升供给质量
“要抓住消费升级机会,企业既要抓住电子化、数字化带来的消费模式转变机会,也要侧重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服务供给质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
不少上市公司积极开拓线上销售,加强电商营销和直播带货等。比如,天虹股份线上平台销售额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同比增长近300%。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做大做强内需,供给的灵活响应是关键。如菜刀、奶粉、马桶盖等日常生活用品,不少人都倾向于买洋货,更不用说高档商品。这不是内需的扩大,而是内需的流失。要让潜在需求释放出来,变为现实内需,供给至关重要。只有生产出合意的东西,消费意愿变成行为,内需才算真正形成。
盘和林表示,消费升级更多的是要深化供给侧改革,企业要从主业出发,抓住新型消费的风口,聚焦零售业态、互联网医疗、数字旅游、在线教育等领域。
开拓更多消费增长点
宁吉喆指出,经济增长要依靠内需。从我国的情况看,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必须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改进消费环境,开拓更多的消费增长点。
在政策支持方面,《方案》提出,优化消费相关用地用能支持,强化财政支持,加强金融支持等。比如在用地方面,《方案》明确,合理增加能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供给。
展望未来,政策应更好发挥促进消费的作用。从供给端来看,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认为,深挖消费潜力,尤其要坚持公平竞争、守正创新。创新型产品、绿色产品以及服务消费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线上渠道消费潜力也有很大空间。
“支持消费的政策还需要更多细则,要将好处落到细节上,真正利好新兴产业。”在盘和林看来,新兴产业日新月异,很多模式、业态可能会在未来被改变和颠覆,要包容更多新业态产生。同时,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只有市场需要的、用户认可的业态,才是值得发扬光大的,这方面政策应该起到助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赵忠认为,更重要的是,应发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破除消费升级的障碍。一是抓住农民工群体,从户籍、土地、教育等多方面入手,促进农民工群体增收;二是保持收入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预防性储蓄从而促进消费;三是借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12:09 | 东方略针对HPV-16/18相关肛门癌前... |
12:08 | 首只中证A500ETF成立 嘉实基金自购... |
12:06 | 由何氏眼科主办的2024年国际基因组... |
12:05 | 国台酒业与多家旅行社签约战略合作... |
11:56 | 世界制造业大会凸显产业新动能 机... |
11:55 | 加码高端数控车床领域 浙海德曼“... |
11:55 | 莱茵生物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 新... |
09:16 | 亚信科技、阿里云携联盟之力 助力... |
09:13 | “国台酒元宇宙奇幻之旅”体验项目... |
09:09 | 青岛证监局赴胶州市开展走访工作 |
08:59 | 新疆上市公司协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 |
08:51 | 从用户需求出发 极氪7X正式上市打...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