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我国碳市场迎风起航 业界表示形成有效定价需明确碳市场金融属性

2021-03-17 09:49  来源:证券日报网 吴晓璐

    本报记者 吴晓璐

    随着今年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我国碳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3月初,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接受采访时表示,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央行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所谓“三大功能”,主要是指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

    市场人士认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还有诸多问题待明确。要发展我国碳市场,首要任务是明确碳市场金融属性,让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形成有效的定价机制,促进各类相关衍生品的发展,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助力企业风险管理。

    全国碳市场建设

    尚有诸多问题待明确

    2020年年底,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从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首批纳入。

    “我国碳市场从2011年开始启动试点,但是各个试点地方的具体交易制度都略有不同,最关键的配额发放是由地方政府来确定。”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办法》的发布,意味着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所谓的全国统一碳市场,是指把之前全国的七个试点碳市场,以规则统一的方式来纳入。但是,目前参与的主体只有电力企业,其他行业企业和金融机构都还没有纳入。”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消息显示,全国碳市场建设已经到了最关键阶段,6月底前将启动上线交易。据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表示,落户湖北的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目前正在为2225家履约企业办理开户手续。

    对于全国碳市场建设,鲁政委表示,目前还有诸多问题待明确。如各机构的市场交易配额能否跨期使用,配额能否借贷,交易价格有没有市场调控区间,有没有碳配额的储备调控机制等。“从全球碳市场来看,碳价都有一个稳定区间,价格太低不利于激励减排,太高对短期内经济转型压力过大,企业和各方也不一定承受得了。”

    “目前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主要来自发电行业,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未来交易主体的行业覆盖范围将会不断拓展,交易机制也会不断完善。”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明确碳市场金融属性

    助力形成有效定价机制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建议,尽快出台国务院条例,明确碳市场金融属性。

    “明确碳市场金融属性的意义重大。”鲁政委表示,首先,从宏观视野来看,未来第三轮工业革命要建立在以绿色化、数字化为代表的、净零排放的绿色发展基础之上,未来碳资产的市场规模可以和当下能源市场规模相媲美。其次,为了能更好地为经济转型提供指引,为金融机构低碳转型、企业低碳转型提供观测指标或压力测试指标,所以有一个公开透明、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所形成的价格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陈雨露表示,推动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碳期货等衍生产品,通过交易为排碳合理定价。

    “如果只有少数实体企业参与,交易不活跃,定价也不连续、不稳定,也没办法为市场提供有效的参考价格。目前准备纳入的几大行业,无论是现在的电力还是以后的水泥等,都是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企业对碳排放权的交易动力较低,将导致碳市场交易出现潮汐现象,在首批试点的七个碳市场中,这种现象非常明显。如果缺乏连续拍卖和连续成交,跳跃式的定价必然是不准确的,也不具有可信度,而且在极少数主体之间形成的价格,也是没有代表性的。”鲁政委表示,所以,要发挥碳市场在整个经济低碳转型中的作用,必须要撬动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风险定价、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这些都需要一个连续的、活跃的、市场成交价格和定价机制,金融机构参与其中意义重大。

    胡麒牧表示,明确碳市场金融属性,有利于发展绿色金融市场,丰富绿色金融产品,通过金融市场为企业绿色发展配置更多的资源。

    “而且,一旦明确碳市场的金融属性,不仅金融机构可以顺理成章参与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各类相关衍生品也会发展起来,有助于价格发现,帮助企业、金融机构做好风险管理。”鲁政委表示。

    鲁政委认为,要发展我国碳市场,首当其冲就要明确碳市场金融属性。其次,从预测的角度来看,至少要大致明确我国的碳达峰的峰值应该在什么水平,以及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是怎样的。第三,要明确碳市场纳入不同行业的时间安排。第四,明确纳入行业的配额发放标准,如何建立储备和调控机制,以便市场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以及未来中长期配额发放机制。第五,要明确各个行业所对应的碳行业转换参数,以及财务核算的办法。

(编辑 才山丹)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