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货币政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将发挥关键作用

2020-08-05 03:5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央行召开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切实抓好已出台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落实见效。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时注意把握好节奏,优化结构,促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

    比较而言,在经济运行中,中国央行承担了多重目标,面临的任务也较为复杂。这是由中国目前所处的短期挑战、转型阶段以及外部环境所共同塑造的。在中国所要战胜的一系列挑战中,央行都要扮演关键的角色。

    今年疫情导致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后,全球央行都开启了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以及帮助企业渡过危机的大宽松时代。中国也采取了类似但适度理性的政策,同时,也需要防止流动性过剩引发的一些风险,关注货币政策的质量。下半年,需要在总量上控制住节奏和规模,在投放上更加精准,优化结构,满足实体经济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防止资金流入楼市以及其他资产、商品市场炒作,也要避免在金融体系内空转。

    在过去十几年,中国货币政策始终在保增长与防过热之间平衡。逆周期的做法,如果过多则容易积累越来越多的风险,因此,当前需要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这是对央行的一个新考验。

    中国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首先要求构建完整的国内大循环体系,包括供给与需求两方面,作为掌握资金这一市场血液流向的央行,起到关键作用。在供给侧,正处于结构性改革阶段,要引导资金流向制造业,尤其是那些科技创新领域,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这需要精准导向;在需求侧,虽然内需体系的建立要考虑一系列政策,比如分配、财税、就业、消费者保护等,但是,防止通胀,避免储蓄负利率损害储户收益,抑制房价过高侵蚀社会消费能力等,都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

    中国为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正在推动各种改革。作为主导资金流向的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处于关键的核心位置。如何完善金融体系,实现利率市场化并形成利率曲线,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是包括央行在内的诸多金融部门的重要任务,而且这个任务要以满足短期调控与中长期结构调整的要求作为前提。

    建立一个以14亿人口内需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正在扩大金融领域的开放,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后疫情”时代,金融开放的速度可能会加快,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要求可能会更高。

    要实现这一系列任务,首先要做好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创新调控方式,避免经济“冷热浴”导致的政策反复,如果积累了更大风险,货币政策将受到掣肘,那么,几乎所有的目标都难以完成,就如美元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因此,央行及其货币政策是影响经济未来命运的关键角色之一,会面临种种压力和挑战,需要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

    在1980年代,日本央行也处于类似困境,以刺激内需为主的结构调整、金融市场化改革、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日元国际化等多重目标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提出要求。中国当前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在改革的顶层设计方面强化了系统性推进以及对风险的关注,并通过稳中求进的方式有序推进。我们相信,经过这场改革的持久战,中国一定能完成所有的目标。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