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喜欢在空闲的时候玩玩游戏、放松压力。但在组队PK的时候,常常会遇到“比较坑”的小学生队友。现在未成年人玩游戏越来越上瘾,再继续下去就会影响身心健康了。就在昨天,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通知,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给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开学礼物”。
《通知》中提到,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天晚8点至9点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此外,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要求、加强对防沉迷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等方面入手,提出多项举措。
消息一出,很多企业迅速做出回应。中手游方面表示,9月1日前,公司旗下游戏已按规定设置实名认证和防沉迷系统,并完善早已上线的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体系。腾讯也表示,目前已经禁止不满12周岁的玩家在腾讯游戏内消费。
但不少家长心中仍存疑问,实名制能阻挡未成年人玩游戏的热情吗?如果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该怎么办?还有游戏企业,愿意丢掉未成年人这块蛋糕吗?
一位游戏行业分析师表示,使用身份证完成实名认证是比较初级的认证手段,通常企业无法从后台判断正在玩游戏的是成年人。不过现在已有企业开始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应用。
腾讯从2018年便开始探索通过AI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针对用户游戏行为特征进行判定,建立和优化“疑似由未成年人操作的成年人帐号”数据池,对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进行甄别。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较好地保护了未成年人,避免其沉迷游戏,但是对部分网络游戏企业的经营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未来网络游戏企业的市场主要转向成年人游戏开发。
为了更好地落实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国家层面的防沉迷实名认证平台已建成,接入企业5000多家、游戏超万款,初步达成了防沉迷工作的基础性目标。与此同时,家庭、学校的监督责任也不可缺失。在此基础上,游戏企业应该做到切实落实入口审查,定时发布公告,不能为了商业利益伤害未成年人,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应当被珍视。网络游戏行业应在做好精品内容的同时,彰显好自己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策划 证券日报音视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