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份,一年一度的年中大促拉开了帷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618”似乎来得更早一些。不仅如此,各大平台的参与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比如预付定金、打折限购、满减秒杀等。
随着消费者购物热情被点燃,物流企业也进入到一年中比较繁忙的时间段。国家邮政局预计,2021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将超过950亿件。对于如何应战“618”大促,菜鸟国内供应链总经理帅勇表示,由于菜鸟供应链提前对预售商品进行了下沉备货,目前全国345个城市的快递包裹都能实现“半日达”,大促首日快递下乡单量便超1000万件。
中通快递备战“618”的策略之一,是加大产能建设。今年一季度,中通快递资本性支出约22.8亿元,主要用于分拨中心建设、自有车辆购置等,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618”大战中也不乏黑科技的身影,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物流降本增效。MiR自主移动机器人中国区销售总监张愉表示,他们的一位快消品合作客户部署了3台有效负载为200公斤的MiR200机器人,用来搬运包装物料,生产效率达到了之前的3.5倍。
除了物流相关企业的服务比拼大有看头,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也同样喜人。国家邮政局实时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1日,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400亿件,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日均业务量超过2.66亿件,日均服务用户超过5亿人次。
今年“618”,在消费者纷纷剁手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上市公司入场。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全年的两个销售高峰,“618”和“双11”都是在季末,在半年报和年报收官之际,如果利用得当,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会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有助于提振公司股价。另外,公司可以通过两场大促对促销能力、库存应变能力等经营状况进行全面检测,通过市场的反映和对竞品的分析,发现同行和消费者的变化,以指导下一阶段规划布局。
那么哪些行业会更为受益呢?从艾媒监测的数据来看,去年“618”期间,家用电器、手机、美妆、电脑等产品销量非常好。从今年“618”的情况来看,表现比较突出的还是美妆、手机通信、家用电器和生鲜等领域。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618”愉快的买买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小烦恼。除了越来越复杂烧脑的参与方式,还有商家的霸王条款。比如错过了付尾款的时间,订单就被取消了,定金也不退;熬夜付款秒杀,却发现活动结束后再买依然是秒杀价;合并付款后不能修改收货地址等等。
国浩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奕奕表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物流配送、商品质量问题等方面的监管,建立起违法必究的稳定预期,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另外,消费者应明确关注商品在促销前后的价格变化,商品的尾款支付时间、定金退还机制,并对收货地址等相关信息予以核对,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争端。同时,如果遇到商家违法违规行为,消费者应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策划 证券日报音视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