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向杲
见习记者 杨洁
3月15日,在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2021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15年发布报告。
《报告》共六个章节,涵盖完善服务管理体系、优化服务渠道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丰富产品服务供给、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及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总结梳理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聚焦金融本质、提升服务质效上的亮点工作和典型案例。
《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银行业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监管部门各项要求,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积极发挥金融稳企业、保就业、促增长作用,持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精准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政策,提升队伍专业能力,拓展科技和数据应用,创新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推进普惠产品创新,丰富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努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断增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活力,为稳增长做出积极贡献;以乡村振兴业务为抓手,大力支持县域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截至2021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达到50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9.1万亿元,同比增速24.9%;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43.21万亿元,其中普惠性涉农贷款余额8.8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48%,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18个百分点。
2021年,中国银行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复苏,稳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服务质量有着显著提升。2022年,为持续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勇于直面问题,补齐短板,进一步强化和弥补适老化服务、金融科技赋能、数据信息管理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供给。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