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珊 见习记者 余俊毅
日前,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启动内测,这将为了解当前民众对于低碳生活的态度和实践方式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同时,银行也正在加速落地碳排放权质押相关的专项贷款,这将对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减排、推行碳普惠机制起到正向作用。
个人碳账户体系正加快建立
近日,中信银行宣布,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上线,公开邀请千名用户参与测试体验。这是中信银行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银保监局的指导下,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展合作交流,联合国内专业机构中汇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研发,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
据了解,“中信碳账户”内测版将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并通过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以此鼓励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中信银行表示,每年该行的信用卡用户通过在线金融服务方面的低碳行为,累计可减少约200万吨以上的碳排放,未来个人用户碳减排市场潜力巨大。
对于推出个人碳账户的作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资金交易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银行可以在资金准入和交易的过程中,倡导低碳排放。碳账户的推出,以“低碳权益、普惠大众”为核心,具体量化社区、家庭、个人节能减碳行为并赋予一定价值,通过低碳行为构建科学计量方法和核算测量转化标准,基于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节能减排场景,用户可实时记录与查询个人的碳减排数据,并与碳交易市场平台互联互通,形成持久、普遍的绿色生活方式,以此鼓励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这是具备绿色、可持续意义的。
记者注意到,其实已有多家银行在建立个人碳账户体系方面做出了尝试。比如,去年11月份,浦发银行宣布全面升级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率先推出适用于企业和个人的碳账户体系。碳账户主要以碳积分的形式,对企业及个人客户的减碳行动进行倡导和鼓励。
还有,今年3月初,建设银行向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申报了“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据悉,“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主要服务对象为建设银行个人客户。
业内人士普遍建议应将个人消费者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激励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双碳”目标任务的实现,但目前国内还尚未推出相关机制。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主任许光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将个人碳减排量纳入碳交易体系对于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个人参与碳市场交易,提升市场流动性促进良性运转,会进一步激励公众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多家银行落地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业务
目前,银行在加快探索针对企业的碳市场布局。就金融领域而言,除了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工具,在碳交易方面灵活地探索尝试创新相关融资工具也是银行关注的重点。
去年7月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企业以排放总量控制为前提,可将碳排放权作为资产用于碳市场交易,金融机构也可通过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发放质押贷款。
记者梳理发现,已经有多家银行宣布落地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仅今年2月份就有交通银行、紫金农商银行、贵州银行等先后落地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业务。此外,今年2月份,河北省能源局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中国银行河北分行等9家金融机构签署《金融支持河北省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框架合作意向书》,在“十四五”期间,9家金融机构共设立总规模5100亿元的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贷款,给予优惠利率、绿色通道等信贷政策和金融服务,助推全省能源结构快速调整,保障全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帮助各个行业盘活碳资产,助力碳交易,是当前银行碳金融领域把握机遇、业务创新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袁帅表示,目前国内银行业积极梳理碳交易参与主体对碳金融服务的需求,创新推出了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授信、碳远期交易履约保函等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拓展绿色项目资金来源、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碳资产质押贷款是企业或供应链以自身现有或未来可获得的碳资产作为标的物进行质押贷款的融资模式,是碳排放权作为企业权利的具体化表现。
不过,银行在碳排放相关贷款的审批和贷后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加强自身能力。中投协咨询委绿创办公室副主任郭海飞认为,碳减排贷款在审批时需要重点判断项目的绿色低碳属性、碳减排和预测环境效益,贷后应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碳减排和环境效益,和项目建成后的实际碳减排和环境效益披露。因此银行应注意将碳减排贷款的贷款期限延长至覆盖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并且必须要求企业每年定期披露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碳减排和实际环境效益,即使项目建完、贷款还清,企业也必须提供项目实际运行1年后的实际碳减排和环境效益,确保碳减排贷款真正用于绿色低碳项目。
袁帅认为,接下来,要推动碳金融市场健康高效发展,银行应积极主动作为,推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激励约束,发展多样化金融工具,继续深化绿色金融地方试点和国际合作,有力、有序、有效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编辑 田冬 才山丹)
23:36 | 大运汽车开启重整 公司称正积极商... |
23:36 | 推动中药产业革新 达仁堂以智能化... |
23:36 | 华为发布首款原生鸿蒙手机Mate 70 ... |
23:36 | *ST文投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 |
23:36 | 宁德时代发布重型商用车系列电池 ... |
23:28 | 酒业与电商加速磨合 携手开创共赢... |
23:28 | 实探上海宝马工程机械展:中国工程... |
23:28 | BC组件溢价空间显著 新技术涌现有... |
23:28 | 科创成果涌现 中国OLED产业正崛起 |
23:28 | 多家银行调整黄金投资业务门槛 风... |
23:28 | 消费金融公司年内频发ABS 累计规模... |
23:28 | 上市券商“注销式”回购案例再上新...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