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年内可能仍需要借助定向MLF或定向降准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助力实体经济融资
■本报记者 傅苏颖
8月份第一个交易日,央行发布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8月1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这是央行连续第九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同时昨日有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资金200亿元,为连续第六日净回笼。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央行连续9日累计净回笼资金5500亿元,超额对冲了7月23日央行开展的502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这可能出于以下两类原因:一方面,7月末财政支出力度较大,近期资金面持续保持偏松态势,流动性整体处于充裕状态。另一方面,当前中美利差处于区间低点附近,人民币存在一定贬值压力,短期内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受到制约。
虽然央行在连续净回笼,但却丝毫不妨碍市场流动性保持宽松的态势。8月1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Shibor)利率全线走低。
展望未来,王青表示,鉴于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均明确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要求,8月份资金面不会主动收紧,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维持当前流动性的偏松态势。
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被业内看成是下半年经济政策的重要风向标。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值得关注的是,8月份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大幅增长可能成为流动性环境的扰动项。总体而言,各项因素并不会对流动性形成收紧的能力。”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此次政治局会议上货币闸门一词再度出现,表明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并没有发生改变。
“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把握去杠杆的力度与节奏,表明监管层将合理把握监管政策的推进情况,保障实体经济的合理融资需求。”鲁政委指出。
鲁政委认为,就政策的有效性而言,银行间狭义流动性的改善向社会融资规模的传导渠道并不完全畅通。尽管3个月Shibor利率出现明显下行,信用利差仍然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因此,年内可能仍需要借助定向MLF或定向降准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助力实体经济融资。
王青认为,可以预计,下半年严监管政策的节奏和力度会更加务实,“紧信用”状况有望缓解,但严监管、去杠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仍将是下半年的政策主基调,M2和存量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较小。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向中性偏松方向微调,财政政策将向更加积极的方向调整,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保持宏观政策稳定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