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立良 见习记者 郭冀川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引领下,第四届进博会设立了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众多海外参展商展示了先进的低碳环保技术与解决方案,推动与中国展开深度合作。
如ABB展示了数字化创新成果和电气解决方案,通过智慧能源管理、能效与资产管理、智慧建筑与家居领域的应用方案,为实现低碳生活提供技术支撑。宝洁带来的创新电商包装“空气胶囊”,它由100%单一材料制成,无需额外纸箱和胶带,对比传统包装节省50%以上材料重量。
爱普生在现场展示了自行车发电驱动喷墨打印机的项目。恒天然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推出公益项目,倡导将低碳环保行动与使用低碳食材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低碳烘焙产品。
辽宁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刘佳奇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低碳和环保方面的技术支撑必不可少。此次进博会大量绿色产品和技术的首秀,将有助于促进国内外低碳环保技术和产业的交流,并可通过这一平台充分对接国内需求,助力我国低碳产业得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刘佳奇说:“由于经济的低碳转型具有系统性、全局性特点,因此经济环节的各产业链不仅需要主动适应低碳需求,顺势而为,而且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统筹考虑转型与发展、变革与平稳运行的关系。其中,生产环节可以将关注点放在基于现有条件的节能减排上,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等方式释放既有低碳能力、挖掘既有低碳潜力;流通环节则可以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规范化要求有效降低流通过程中的能耗、物耗。”
技术是实现经济低碳转型升级的基础所在,低碳环保技术的突破将极大地释放低碳产业的产能,同时可以在“双碳”背景下最大限度地适应并满足市场需求。刘佳奇认为,未来低碳产业的爆发点可能会出现在节能降碳、非化石能源开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型材料、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等主要技术路径上。
汇丰(中国)在11月6日发布了专为进博会特别定制的《海外企业看中国2021:“双碳”开启新机遇》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已开始产生积极影响,近八成(76%)的受访海外企业一致认为,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海外看好中国“双碳”目标的实施带来的业务机遇,超过一半受访企业正计划为中国市场提供更环保、更具可持续性的产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低碳产业需要技术引领作用,通过新产品的展示和引进,引入全新技术,当同一领域有多个技术路线的时候,可以通过进博会这样的平台展示,让优秀的技术路线脱颖而出。目前各产业链的碳减排,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本扶持,利用外部投资来推动,比如投资新能源、投资环保生态项目,投资回收再利用项目。
盘和林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未来中国的低碳环保市场空间达万亿元级别,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当前低碳产业和技术还有待开发,如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以及资源回收再利用等领域,这些都是低碳环保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被市场验证逐渐成熟的产业。
(编辑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