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冰)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学科年会(2024)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聚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旨在促进金融学科的深度交流与创新,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贡献力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与银行业转型”“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金融风险管理与政策”“金融市场与投资行为”“银行与宏观经济政策”等六大主题进行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致辞时表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要围绕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围绕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建构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在致辞中谈到,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正经历重大变革,我国金融发展面临外部挑战和内部转型的双重压力。在此背景下,构建工程化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高水平开放提出了要求,这需要新的设计思路和制度创新。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举办本届年会,旨在打造一个促进金融领域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的平台,共同推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
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刘晓蕾探讨了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产业链建设中的作用。她表示,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帮助本地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从而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刘晓蕾认为,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链集聚方面的正面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