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间,民盛金科(002647)公告称公司已收到控股股东云驱科技作为连带补偿义务人支付的广东合利2017年度业绩承诺补偿款合计13950.24万元,控股股东云驱科技对公司2017年度业绩补偿承诺已履行完毕。
公告显示,鉴于广东合利2017年度实现的业绩未达到预测业绩,并存在减值情形,根据业绩承诺补偿协议,公司股东和柚技术、控股股东云驱科技需在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披露后的30日内向公司进行2017年度业绩补偿。根据广东合利2017年度业绩实现情况及其期末减值测试情况,和柚集团和云驱科技应以现金方式补偿上市公司的合计金额为13950.24万元。
公司原控股股东和柚集团于2017年4月26日与公司签署了《业绩承诺补偿协议》,其承诺广东合利2017年、2018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400万元、21800万元,低于承诺的净利润或存在减值情形时,由和柚集团作出业绩补偿及减值测试补偿。2018年2月2日,公司的控制权拟发生变更,公司的控股股东拟由和柚集团变更为云驱科技;云驱科技本着对公司和广大中小投资者负责的原则,为确保上述业绩补偿承诺能有效的履约,三方经协商于2018年2月8日签署《业绩承诺补偿协议之补充协议》,由云驱科技对原控股股东和柚集团作出的业绩补偿承诺的履约义务承担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广东合利业绩未达标,但其控股的子公司合利宝却实现了稳健经营。合利宝是广州市唯一一家具备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线下收单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2017年线上及线下共接入商户22000余家,获得了“广州市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称号,并成为“支付清算协会理事单位”、“广东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会员单位”、“广东专业市场商会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会员”、“广州专业市场公共服务平台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也通过了广东省2017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近年来,为并购重组中的标的资产作出业绩承诺几乎成为重组内容的标配以及市场关注的重点。不过尴尬的是,承诺的业绩不达标数量也随之激增,且当遭遇业绩承诺难以兑现、重组方又不愿兑现业绩补偿承诺的情况,部分上市公司还会通过股东大会来变更业绩承诺,帮助重组方逃避业绩补偿责任。
在市场频发业绩承诺失信的背景下,民盛金科控股股东能够诚信履行业绩承诺补偿,显得尤其难能可贵,也体现了上市公司诚信履约,控股股东的实力和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
据悉,2017年民盛金科以收购广东合利为契机,积极布局和拓展第三方支付相关业务,已转型为金融科技企业,着重于开展第三方支付、供应链管理以及商业保理、融资租赁、互联网小贷业务。
近日,民盛金科相关负责人在与投资者交流中也谈到,公司将按照“打造金融科技生态圈,完善金融科技产业链”的战略发展规划,进一步搭建商业金融、科技金融、资产管理等创新金融领域的业务,形成第三方支付相关业务的上下游产业链,创建中国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目前,金融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合规仍将是主旋律。面对市场关注的合规问题,民盛金科表示,公司一直坚持在国家主管部门的监管下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推进公司经营战略的发展。未来公司也将继续坚持自律合规的原则,加强员工对公司规范运作的合规意识,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在金融科技领域稳步前行。
而关于下一阶段的具体规划,民盛金科相关负责人指出,公司将按照发展战略,探索金融+产业+创新+科技企业经营模式,在符合金融和上市公司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公司产业布局的需求,努力提升企业价值,确保股东利益,积极以包括但不限于现金收购、公司债、非公开等多种方式进行重大重组,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当前,国家正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并逐渐上升到战略层面,以“脱虚向实”为核心的创新性产融结合成为新趋势和发展的新动力。
面对金融科技行业监管趋严以及产融结合的新趋势,公司控股股东云驱科技及其实际控制人霍东先生表示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充满信心,十分看好公司各业务板块的发展前景,也将全力支持民盛金科的发展。
公司方面表示,2018年度各业务板块要将进一步整合调整自身业务模式,按照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总要求,以促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为己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深入推动资本与产业的融合。通过不断创新,实现金融与产业、金融与企业商户的对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达到金融与实体经济紧密融合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23:37 | 郑州强化存量房交易结算资金监管 |
23:37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 | 近一个月逾400... |
23:37 | A股公司年内发布113份被立案调查相... |
23:37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 | 沪电股份:持... |
23:37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 | 格力电器上半... |
23:37 | 继峰股份调整部分募投项目 |
23:37 | 同业存单基金热度再起 4只产品募资... |
23:37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
23:37 | 证券业上半年服务实体经济直接融资... |
23:37 | 商业银行“二永债”年内发行规模已... |
23:37 | 年内30家上市公司主动更改证券简称... |
23:37 | 低空经济持续升温 多地积极探索多...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