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海虹控股出售资产扭亏为盈 PBM业务仍在亏损

2018-01-31 16:47  来源:证券日报网 张文湘

    本报记者 张文湘

    出售资产之后,海虹控股(000503)成功避免了业绩亏损的尴尬。2018年1月27日,海虹控股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公司盈利在600-1800万元之间。而去年前三季度,海虹控股亏损仍高达1.54亿元,在去年11月份出售广东海虹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海虹”)和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虹交易”)两家子公司股权之后,海虹控股全年业绩得以扭亏为盈。

    在前几年,上述两家子公司的营业收入,占海虹控股整体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出售资产对海虹控股营业收入的影响值得关注。另外,海虹控股重点打造的PBM(药品福利管理)业务仍在亏损,而在2017年上半年,其新健康业务也未能产生任何收入。

    出售资产顺利扭亏为盈

    近年来,海虹控股主营业务持续低迷。2014-2016年间,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海虹控股分别亏损5976万元、5891万元以及9881万元;而2017年前三季度的亏损更是达到1.54亿元。

    2017年11月11日,海虹控股发布公告称,将子公司持有的广东海虹55.00%股权、海虹交易100%股权出售予自然人王忠勇,上述股权的售价分别为1.68亿元和1元。公开资料显示,广东海虹、海虹交易主要从事医药电子商务及交易业务。截至2017年9月末,广东海虹、海虹交易的净资产分别为1.29亿元和-8240万元。

    海虹控股解释称,出售传统医药电子商务及交易业务,是为了集中资源发展PBM业务及大数据应用的整体战略规划,未来公司业务重心将聚焦至PBM业务及海虹新健康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营业务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高额的非经常性收入,一直是海虹控股保持连年盈利的重要手段。2014-2016年间,海虹控股的净利润分别为2498万元、2306万元以及2802万元,而非经常性收益分别为8473万元、8197万元以及1.27亿元。

    PBM业务仍在亏损

    海虹控股于1992年11月在A股上市,主营业务包括PBM业务、新健康业务以及医药电子商务及交易业务。近年来,其医药电子商务及交易业务开始走下坡路,而PBM业务、新健康业务也难以让投资者感到满意。

    在2017年之前,医药电子商务及交易业务是海虹控股支柱性业务。2014-2016年间,广东海虹、海虹交易合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22亿元、1.19亿元以及1.32亿元,而同期海虹控股的营业收入则仅为1.95亿元、1.94亿元以及2.17亿元。可见广东海虹、海虹交易的合计营业收入,占到海虹控股整体收入的一半以上。

    进入2017年之后,海虹控股医药电子商务及交易业务的盈利能力出现明显恶化。2017年前三季度,广东海虹和海虹交易分别亏损14万元和6350万元。对于医药电子商务及交易业务的低迷,海虹控股解释为“政策原因”。

    与此同时,海虹控股重点打造的PBM业务仍在亏损。海虹控股表示,公司PBM业务收入增幅较大,但该业务2016年度基数较低,且市场拓展、人工、场地等费用持续投入,报告期仍处于亏损状态。而海虹控股2017年半年报则显示,其新健康业务在报告期内仍未能产生任何收入。

    在出售重要资产、PBM业务和新健康业务进展迟缓的情况下,海虹控股2017年的营收情况引人关注。针对海虹控股的业绩预告,记者多次致电海虹控股证券事务部,然而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