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5月份CPI、PPI数据出炉 专家称PPI冲高对CPI传导效应弱

2021-06-09 20:40  来源:证券日报网 刘萌

    本报记者 刘萌

    6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

    具体来看,5月份,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PPI方面,5月份,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需求稳定恢复,我国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PPI环比上涨1.6%,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9.0%,涨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5月份CPI环比回落,同比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至1.3%,但仍属明显偏低水平,而且当月同比涨幅上升主因为上年翘尾因素扩大,并非新涨价因素推动。近期PPI冲高对CPI的传导效应很弱。背后反映出国内产能修复充分、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以及居民消费需求恢复相对较缓。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5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3.8%,影响CPI下降约0.5个百分点。在猪肉供给持续修复的背景下,考虑到去年的高基数,预计短期内猪肉价格会继续对CPI形成拖累。

    “5月份PPI上涨主要源于上游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上游涨价部分向中下游行业传导。”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PPI结构性上涨使得利润向中上游集聚,下游加工制造业的行业利润被挤压,形成利润再分配的局面,利好钢铁、有色等周期性行业,而轻工、汽车等中下游制造业行业面临较大的压力。

    展望未来,王青表示,6月份CPI同比涨幅有望小幅升至1.6%左右,但仍处于偏低水平。未来还可能有一批保供稳价措施出台,这是当前稳定市场预期,特别是支持下游中小企业复苏的最有效举措。

    PPI方面,罗志恒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难以持续支撑PPI后续上涨,PPI同比数据不仅与当期涨幅有关,还与去年同期基数有关。在2021年全球流动性扩张见顶、原油供给边际修复、贫富分化加剧制约消费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动能受限。预计PPI同比数据可能在9月份-10月份见顶回落,近期可能还是高位筑顶。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2021年6月期《全球经济展望》指出,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预计中国今年增长8.5%。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世界银行预估的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7.9%,此次上调了0.6个百分点。

    “从全球范围上来讲,中国一直以来是疫情控制得最好的区域,所以今年出现了节假日消费复苏井喷,以及制造业向中国集中回流的现象,出口的韧性也在显现。”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下,经济增长的信心也在增强,并加大地产调控,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正在‘换挡加速’。区域发展也在提速,如对长三角浦东新区的再定位,加大经济增长的确定性。

(编辑 才山丹)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