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傅苏颖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主要是市场因素作用的结果,与8·11汇改之前的升值相比,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8·11汇改之前,中间价的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没有当前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那么高,中间价报价也没有参考上一个交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收盘价,政府对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大,而目前的汇率形成机制更加突出的反映了市场力量的作用,也包括市场预期的作用。
二是宏观经济的环境和背景也存在一些差异。8·11汇改之前,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还没有进行比较强有力的去杠杆和去库存等对实体经济、金融的杠杆有比较大影响的改革。另外,监管条件的差异也较大,8·11汇改之前,金融市场和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相对没那么严格,而2017年之后,上述领域的监管则有了明显的加强。
三是国际市场方面也存在差异。8·11汇改之前,市场对美联储总体的判断是,美联储开始有加息的预期,但缩表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更不用说近期推出的税改政策,而目前来看,美联储加息已经在密集出台,加上缩表和减税政策,都是此轮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与8·11汇改之前的不同之处。另外,在金融市场上,当时美国的股市指数并不是很高,相对来讲,股市集聚的风险不像现在那么大,但此轮人民币汇率升值过程中,美国的股市已经升的很高,集聚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与8·11汇改之前的升值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差异在于上涨动力不同,2015年8·11汇改前汇率上涨动力更多来自于内部,是主动式升值。一方面中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速,贸易顺差维持高位,外汇储备不断攀升,实体经济的强势确保了人民币汇率强势。另一方面,全球主要央行实行量化宽松和负利率政策,为追求更高收益,跨境资本不断涌入我国,外汇资金供过于求带动人民币汇率升值。
王有鑫认为,而年初以来的本轮人民币升值更多是由外部因素驱动,是被动式升值。最近一个多月,国内经济基本面基本稳固,跨境资本流动保持平稳,资金面相对宽松,并没有特别的利好消息释放,内因不足以解释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大幅升值,本轮人民币升值更多是由外部美元的超预期下跌导致的。
王有鑫表示,年初时,大部分分析人士还认为今年美元指数在特朗普税改、增支、继续货币政策正常化等利好刺激下,将迎来反弹。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美元指数在美国经济增速继续上行的背景下,意外下跌,目前跌至90左右,年内贬值超过2%,带动人民币强势上涨。
在王有鑫看来,无论是8·11汇改前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还是本轮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过去是高速发展,吸引外资流入,现在是高质量发展,稳定了市场信心。
赵锡军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前进,从而引导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服务实体经济。但同时也要防止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而是在合理的均衡水平上运行,否则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在此背景下,未来人民币汇率将呈现双向波动态势,但波动的幅度会明显放宽。
19:19 | 中捷精工:补选非职工代表监事及选... |
19:17 | 新日股份:2024年半年度分红每股派... |
19:17 | 渤海信托举行慈善拍卖活动 善款用... |
18:52 | 能科科技:注销已回购股份 |
18:51 | 天原股份:拟聘请公司2024年年度审... |
18:51 | 光大银行:刘彦副行长任职资格获核... |
18:50 | 亚光股份:罗宗举辞去公司财务总监... |
18:50 | 金河生物: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 |
18:49 | 牧高笛: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 |
18:49 |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支持乡村全... |
18:49 | 威尔泰:提名孙宜周、刘罕为公司第... |
18:48 | 复旦张江:注射用海姆泊芬治疗鲜红...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