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银行收紧PPP融资 专家称不会引发大规模违约

2018-01-11 00:01  来源:证券日报 包兴安

    ■本报记者 包兴安

    近日,部分银行收紧了对PPP项目的融资。民生证券PPP研究中心主管朱振鑫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严禁地方政府以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之后,各大银行接到财政部的口头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所有跟政府融资有关的业务,PPP是其中重要的审查内容之一,因此出现了部分银行收紧PPP信贷的情况。

    “更确切的说法应当是银行对PPP项目进行规范性审查整改。”财政部、发改委PPP专家库双库专家,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民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原因还是出于防控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的目的,财政部门针对地方政府借道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变相举债进行规范的工作,也逐渐延伸到了金融机构端。

    银行收紧PPP信贷,有人担心PPP项目会出现停工和违约潮。对此,朱振鑫表示,现在银行对PPP的态度较为谨慎,收紧PPP信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还在审批过程中暂未放贷的PPP项目,暂停审批;二是对已落地PPP暂停放款,进行风险排查。对第一类项目的影响是暂时的,2018年3月份待PPP项目审查完后会重启;对第二类项目的影响暂时不好说,得看已落地项目能否经受住考察,如果合法合规将不受影响;如果存有瑕疵,政府、社会资本、银行三方很有可能会协商进行整改补救,尽量能够继续做下去,毕竟中止的代价很高。如果实在无法达成一致,PPP项目可能会出现停工,但出现大规模违约潮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政府、社会资本、银行三方都不愿看到这种情形。

    陈民指出,这种担心毫无必要。如果项目本身依法合规,收益可观,风险可控,增信措施到位,PPP后期贷款融资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陈民建议,目前针对PPP项目的信贷政策更加规范严格,对PPP项目的交易结构设计和程序合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社会资本,在选择项目和设计项目方案时,需要更加慎重。

    银行收紧PPP信贷,对相关上市公司影响如何?专家表示,2017年以来发改委、财政部推出多项政策支持PPP项目前端投融资与退出机制,政策的改变利好上市公司参与PPP项目。

    棕榈股份日前公告,公司联合中标“保山中心城市坝区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一期)PPP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105亿元,占公司2016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68.81%。该项目签订正式合同且顺利实施后,将对公司2018年及未来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朱振鑫表示,银行收紧PPP信贷,对于正在审批的项目审核力度趋严,审核周期会被拉长,如果未能通过审核会使相关上市公司前期的努力付之东流。但已落地项目会停工和违约的可能性不大,且之前因融资问题导致上市公司PPP终止的情形并不多见,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短期影响可能不会很大,中长期影响还得视前期项目质量和规范性而定。

    至于如何规范PPP发展,万博研究院新供给中心主任刘哲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规范和创新PPP模式,激发民间投资参与积极性,首先,进一步法善法律制度,明确合作主体的权责关系,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其次,运用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再次,创新民间投资的参与模式,如通过资产证券化、股权转让等金融手段,平衡PPP项目长周期性和民间投资的短期利益之间的矛盾,提高民间投资参与意愿。

记者其他精彩稿件阅读:

十大税收新闻出炉

20个省份PPP新政出炉 监管政策再度加码

减税降费计划将提速 今年可从四方面发力

财政部等六部门调整重大技术装备 进口税收政策目录

 

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 上市公司信披质量将提升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