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岚
10月20日,在《证券日报》社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乳业资本论坛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刘超表示,2021年我国乳业发展形势喜人,原料乳生产、乳制品加工、市场销售、经济效益等与历史同期相比,取得了良好业绩。但到今年,时隔两年,乳业的发展并不是高歌猛进。
谈及如何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支点,以数智化赋能,实现中国乳业的高质量发展,刘超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绿色引领,建设高质量发展乳业。站在历史的节点,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中国乳业在寻求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探索更加环保的绿色生产方式,并积极付诸实践与行动。2022年4月,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国乳业绿色发展行为准则》。《行为准则》是代表乳制品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性行动目标,中国乳业将在清洁牧场建设、规范绿色工厂、资源回收利用、碳排放标准制定及碳足迹核算、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开展工作,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在绿色发展方面,不少企业已经落实到具体生产实践中。
二是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乳业。乳制品行业作为我国食品工业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技术装备先进,管理规范、产品质量稳定向好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食品制造业,也由此培育诸多优秀的本土企业,乳品企业正以强大的内生动力,凸显中国乳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乳业正处在由大向强的转变。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明确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加强乳与乳制品营养基础研究,聚焦乳中营养成分的精细化及最大化利用,逐步解决关键原辅料依赖进口的问题。科技创新将助力中国乳业向价值竞争转型。”刘超谈道。
据悉,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积极参与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制定了《乳业技术创新基地评价标准》,审批了中国乳业技术创新(昆山)基地、(和林格尔)基地。
三是数字化转型,建设数智化乳业。数字化转型可以使企业生产运营优化、产品/服务创新和产业模式新生态转变。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我国乳业率先实践,取得积极进展。伊利建设现代智慧谷,蒙牛投产灵武全球最大单体全数智化工厂。
刘超表示,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已在2023年6月成立了“乳业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数智化发展工作方向,吸纳了行业、企业专业人士,更好地开展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工作。
另据机构预测,到2025年,75%的领军企业将利用数字平台和生态系统能力来调整他们的价值链,以适应新的市场、行业和生态系统。
“因此,推动行业走好品质化、智能化、绿色化道路,是今后乳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刘超强调。
(编辑 张明富 乔川川)
00:05 | 名酒效应逐渐凸显 古井贡酒全国化... |
00:05 | 中国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
00:05 | 走进奥迪威:探寻国产传感器企业突... |
00:05 | 德赛西威定增扩产 全力加码智能驾... |
00:0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产业链公... |
00:05 | 顺丰控股不断提升经营韧性 同步做... |
00:05 | 长江电力业绩与股价齐升 进一步扩... |
00:05 |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 |
00:05 | 九州通大力推进“三新两化”战略 ... |
00:05 | 直击沪市半导体行业集体路演:需求... |
00:05 | 职业道德应成为券商用人“硬指标” |
00:05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