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矫月
乳制品消费量近十年来连续正增长,显著好于其他食品饮料子行业。
10月20日,《证券日报》社研究院与海通国际证券联合发布的《2023第五届乳业资本论坛投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乳制品行业发展进入新时期。一是,行业空间和结构仍有提升空间;二是,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生态良性;三是,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渐成趋势。
报告分析,全球知名乳企至今依然是消费者信赖的选择和资本市场的宠儿。新价值包括更营养、更安全、更美味的新产品,新价值也包括更良性的行业生态、更环保的经营理念、更高效的生产过程,新价值还包括更好的盈利能力、更优的财务数据、更高的投资者回报等等。
行业仍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基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结构变化、饮食结构变化、城镇化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等因素,欧睿国际预计2024年乳制品行业规模有望接近5000亿元。
从人均消费量来看,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22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约43公斤,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48.3%。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预测,到2025年,中国奶类消费总量有望达到6700万吨至7000万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人每天摄入奶及奶制品300克至500克,折合每年110公斤至183公斤,当前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相当于推荐量的23.0%至35.1%。可见我国乳制品消费具备相当大的成长空间。
此外,我国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消费者对于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消费需求逐步提升。乳制品企业顺势而为,推出一系列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干乳产品,促使干乳制品的潜在消费能力有望逐步激发。
报告分析,乳制品各品类发展持续分化。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常温白奶迎来复苏式增长;随着超巴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冷链物流的不断完善,巴氏奶方兴未艾,企业加速布局及投入,市场将迎来供需双提升;酸奶产品整体略有承压,但是常温、低温产品均在持续创新,有望跟随消费场景和消费力恢复;婴幼儿配方奶粉近年因新生儿不断下降进入挤压式增长,但国产品牌份额持续提升,国家人口政策利好有望重新激发行业潜力。
差异化竞争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当下乳制品行业格局明确,伊利、蒙牛双子星格局极其稳健,千亿元左右的营收规模远超其他乳企。泛全国化的光明仍处于稳步前行阶段,坚守低温巴氏奶产品战略。其他地方性乳企,如新乳业营业收入破百亿元,持续区域深耕,扩大核心市场范围。2023年乳制品行业整体市场份额,蒙牛和伊利合计超50%,分别为25.9%和30.2%;光明、娃哈哈分列三、四,分别占10.1%、4.7%。
后千亿元时代乳企如何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从发展战略来看,伊利坚持“不创新,无未来”的理念,通过数智化和创新的“双引擎”布局实现逆势增长。蒙牛作为中粮旗下子公司,核心的使命是聚焦乳制品行业,蒙牛的未来相对更加专注,坚持品类价值,让消费者为价值买单。
此外,当前常温液态奶市场格局极其稳定,CR2的占比已经超过80%,因此对于区域性乳企来讲,想要破局主要通过两条路径,一是大力发展受制于上游牧场布局、区域性分化明显的低温乳制品,既包括低温酸奶也包括巴氏奶;二是持续强化品牌区域影响力,把握核心渠道;三是新产品、新品类的拓展。
报告分析,未来区域乳企通过对上游原奶的控制,把握低温奶的基本盘;强化区域品牌优势,提升消费者忠诚度;并通过创新驱动增长,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方式,并存在爆发式增长的可能。
(编辑 乔川川)
20:43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着力推动... |
20:28 |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A股投... |
19:46 | 招商基金李湛:推动经济回升积极因... |
19:44 | 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服贸会签署多项战... |
19:42 | 安永李菁:企业良好的ESG表现 更能... |
19:24 | 前8个月248家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 |
19:20 | 全国统一大市场“成色”更足 前8个... |
19:12 |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 |
12:11 | 北京基金小镇投教基地走进服贸会 ... |
12:09 | 标准化宣传展走进服贸会 |
12:06 | 投教基地APP正式版在2024年服贸会... |
12:03 |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北京基金小镇...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