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股市大幅震荡。沪指从3731点回调已近三个月。站在当前时点,跌下来的“白马股”能不能买?市场风格会怎么变?投资机会何在?
带着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八位绩优基金经理:嘉实基金大周期研究总监肖觅、博时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沙炜、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李耀柱、中欧基金经理周应波、银华消费主题基金经理及银华阿尔法拟任基金经理薄官辉、泓德优质治理混合基金经理苏昌景、中欧基金经理罗佳明、汇丰晋信基金研究总监陆彬,共同把脉A股后市。
A股或维持震荡行情
证券时报记者:市场进入小幅波动的震荡行情,如何看待后续市场走势?影响行情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周应波:今年市场情况相对复杂,这种情况下轻易做判断错误的概率很大,观察和跟踪更为合适。另外,A股市场尽管经过调整修正,整体估值依然呈现极度结构性分化,坚持合适的价格投资的原则依然重要。
在这一情况下,我们会继续在“好生意、好团队”的投资框架下耐心选股,寻找好的经济特征,寻找能够持续产生“差异化”的公司。组合配置上我们会将景气度有所提升的板块与长期看好的领域相结合,着眼于企业的长期成长价值,降低对短期波动的关注。
沙炜:目前市场处于“上有顶、下有底”的震荡行情。一方面,经济和流动性预期都弱于春节前,指数短期难以新高;另一方面,经济本身具备较强的韧性,经济政策和流动性环境总体友好,市场应没有系统性风险。
未来影响行情的核心因素,一是政策退出的节奏,包括美联储在实现全民免疫后退出货币宽松,国内社融和流动性的边际变化等;二是经济基本面,包括出口和地产的韧性、消费的恢复情况等。总体来看,我们对全年市场谨慎乐观。
陆彬:今年的机会主要来自基本面,风险在估值和流动性。尽管春节后的调整,估值风险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释放,一些行业基本面强度和持续性正在超预期,后续市场机会多于风险。
李耀柱:下半年的策略主要围绕估值性价比寻找估值和增速匹配的上市公司。下半年及明年,我们关注的首要因素是通胀和货币政策。当前货币超发很多,但通胀不是特别明显。疫情影响消退后,如果经济复苏过快,可能带来阶段性的通胀。美国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在明年进行调整,届时估值性价比的配置优势就会更加明显,高估值公司压力会显现。
肖觅:随着估值被压制,未来市场可能面临较大的波动。基本面的分化并不总是对龙头有利。一季度,市场对确定性和龙头竞争力给出了过高的溢价,确定性、竞争力、估值的锚三方面只要一个点发生变化,资产的定价就会出现极大波动。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风险和收益还是匹配的。
未来我们需要关注的,一是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后,部分行业边际上是不是还能继续体现出此前那么强的竞争力;二是在大部分行业都经历了比较强的景气后,是否会出现资本涌入竞争加剧的问题。
薄官辉:今年投资要精挑细选。如果一个企业的业绩增长不行,那么估值体系会重新从DCF模型(现金流折现估值)转变为PEG模式,没有增长的企业就会失去估值溢价。
今年市场正面的部分来自盈利,负面的部分来自前期的高估值。一季度剔除金融和石化,全市场的业绩增长还有10%以上,超出了许多卖方分析师的预期。近期的政治局会议强调抓住机遇,更好发展经济,货币政策的基调估计不会偏紧。
盈利超预期和
强产业逻辑板块受益
证券时报记者:市场由估值驱动转为盈利驱动,上市公司业绩成为关注的重点,哪些领域景气度更高?
薄官辉:我看好消费里的白酒、医美,还有医药里的CRO、CDMO板块。此外,对新能源汽车里的优势产业链,如电池产业链也比较看好。
苏昌景:今年很多企业盈利增长足以消化组合静态估值至其历史合理估值中枢,尽管外部因素带来的短期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具备良好盈利确定性的组合中长期已经具备较好的安全边际。
陆彬:不少行业和公司一季报业绩大幅超预期,二季度同比和环比都在加速向好,全年的盈利预期有望大幅上调。市场可能低估了某些行业景气度的强度和持续性,例如,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和以化工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
沙炜:2021年上市公司盈利总体乐观。分领域来看,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业、受益于海外复苏的工业品等景气度更高;消费数据一直潜在水平之下,景气上行空间相对较大。
周应波:2021年可能会是一个估值震荡乃至收缩的过程。国内经济继续走向繁荣,全球经济也进一步恢复,货币政策有所收紧,整个股票市场面临非常大的估值收缩压力。
看好大金融、医药、消费
和优势制造业
证券时报记者: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是什么?看好哪些行业板块、细分领域?
沙炜:我们对下半年市场谨慎乐观,看好盈利较好且有较强产业逻辑的方向,如优势制造业,包括新能源、半导体、原材料、医药等,能够受益全球需求改善和中国企业份额提升。同时,消费数据的改善空间较大,也会有较大的投资机会。
苏昌景:我们会坚持有效的长期策略,一是追求优秀企业长期盈利上的确定性,兼具“坚固的护城河+优秀的管理层+持续成长”和“估值合理”;二是利用均衡组合尽可能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
李耀柱:我们在选股上会更加看重估值性价比,同时,在长期的大赛道上寻找机会。看好中国三大趋势,一是信息视频化和场景虚拟化,大型视频直播平台的相关上市公司有非常好的投资机会;二是智能化,主要涉及算法、数据、计算能力和感知系统;三是中国产品的国际化。我们可以把产品看作实体产品,如小家电、扫地机等,这些产品应用场景丰富,对很多外国公司都是降维打击;我们也可以把产品看成服务,如新药研发服务,疫情后体现出强大的研发效率。
罗佳明:银行业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互联网、消费、服务和医药行业也值得重点关注。以服务行业中的房地产物业为例,经过一波“杀估值”,目前业务稳定估值合理的公司已经具备了中长期的配置价值;再如医药行业,子行业众多,生意模式各不相同,每年都有不同的机会,今年的机会可能主要来自部分估值合适而业绩超预期的公司。
陆彬:主要看好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以化工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国防军工行业的部分细分行业、大金融和地产行业等。
肖觅:相对看好的行业包括出行链条的航空机场、线上经济活动利好的互联网平台、利率上行所利好的大金融板块、部分资源属性的大宗商品等。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一是估值便宜,互联网表观上相对较贵,但实际估值在全市场的可投范围里处在比较便宜的1/4位置;二是有竞争力和对手拉开巨大差异的优质公司,前者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大幅回撤的风险,后者保证长期回报能够兑现。
部分核心资产仍高估
持续关注长期配置价值
证券时报记者:白马股经历一轮“闪崩”,近期开始有所表现,如何看待这类资产的投资价值?
苏昌景:优质企业的资本回报远高于社会平均回报,并能够很好地穿越市场波动周期。长期来看,估值变动改变的只是盈利在股价上反映的节奏,市场不可能长期漠视成功的企业,也不可能长期追捧失败的企业。
肖觅:我们长期看好中国优质企业的竞争力,这批企业一定能在非常长的时间维度上为股东创造丰厚的自由现金流。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研究,在估值较低时选择去长期陪伴这些企业,分享这些优质企业的卓越回报。
罗佳明:部分高估值行业或个股已经出现了明显回调,但估值泡沫化的情况仍然在部分个股上有所体现,核心资产的震荡调整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沙炜:核心资产经过几年的持续上涨,估值总体较高。经过年初的回调和盈利增长的消化,估值有所下降,部分行业绝对估值与国际同业比仍较合理。核心资产多是各成长性行业中的龙头,盈利能力和长期增长的确定性都较高,长期将随着盈利增长而进一步消化估值。投资者需要评估研究各行业公司长期成长空间和确定性等,全面看待估值。
李耀柱:核心资产中有部分公司的估值还是比较高的,要选择其中业绩增速和估值相匹配的公司。放到未来十年去看,核心资产还是有很大配置价值的。
陆彬:核心资产大部分都是中国长期向好的行业和最优秀的公司,可以通过业绩增长消化估值,未来股价仍有望创出新高。但从年内的角度来看,某些核心资产即便调整幅度较大,估值风险得到了释放,但仍不具备投资吸引力。
注重组合均衡、业绩
与估值的匹配
证券时报记者:市场的风险点在哪里?
沙炜:目前市场的风险点主要来自政策的收紧。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的推进,下半年美联储可能逐步缩减QE,国内稳杠杆诉求下政策也有逐步收紧的可能。
罗佳明:在流动性收紧预期的影响下,明年股市可能面临估值压缩,很多太贵的好公司可能有下降风险。今年受到风格切换、行业轮动而估值压缩的公司,明年有机会重新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李耀柱:后续市场最大风险点是通胀预期和货币政策的转向。过去两年市场受益于流动性,风险资产估值都有较大的提升,所以,货币政策转向会是比较大的估值压制风险。
陆彬:过去几个月的震荡调整,大部分风险点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如通胀担忧全球流动性收缩、国内经济持续性、全球政治环境等。除了这些,我可能会担忧数字货币资产大幅波动给各类别金融资产带来的冲击。
苏昌景:从我们的组合来说,估值波动已经不是业绩最大的风险来源,重要的还是组合中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盈利增长平稳性和可持续性。核心投资逻辑和企业所处的板块或赛道并没有强关联,也和企业的市值或收入体量大小无关,关键还是着眼于企业本身是否具备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在行业、板块和个股配置上是否比去年更注重风险控制?
李耀柱:今年投资上我更加关注业绩增速和估值的匹配程度,板块上我们采取相对均衡稳健的配置方式。风险控制一直是我们投资的第一要务,投资相对安全的资产能够让我们走得更远。
苏昌景:2021年市场将呈现四个特征——盈利驱动、板块均衡、个股分化、波动加剧。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构造一个估值和盈利匹配度良好的投资组合是组合管理的最优目标,而板块均衡和精选个股是实现重要手段,波动则是今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沙炜:考虑到估值水平和全球利率的上行,市场需要降低收益预期,但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居民财富转移等资本市场发展的大逻辑仍在,市场还会有很多结构性投资机会。
周应波:市场短期调整会带来更合理的估值位置、更合适的投资时点。经过年初的大幅度调整,部分个股已经展现出了比较好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尽管不能去判断短期市场、部分个股的涨跌,通过组合合理结构配置及个股深度挖掘,依然有获得结构性投资收益的基础。
陆彬:今年均衡配置是自然的结果,而不是投资的出发点。2021年投资机会大部分来源于自下而上挖掘各行业和风格的潜在优质公司,组合的行业和风格配置自然也会偏均衡。
11:52 | 潘功胜:人民币汇率有比较稳定的坚... |
11:50 | 李云泽:三方面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 |
11:13 | 李云泽:商业银行已审批“白名单”... |
11:12 | 吴清:进一步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 |
11:09 | 潘功胜回应平准基金创设:正在研究 |
10:55 | 吴清:三方面进一步促进中长期资金... |
10:47 | 央行重磅宣布! |
10:38 | 李云泽:我国金融风险正在稳步收敛 |
10:31 | 吴清:以改革促发展保稳定 将重点... |
10:27 | 潘功胜: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支... |
09:46 | 潘功胜: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
09:36 | 潘功胜: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