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股票频道 > 证券要闻 > 正文

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 深市“新”企业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1-02 00:49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田鹏

    回看2023年,作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于宏观而言,这一年,我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纵向看,我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比2022年都有明显改善;横向看,我国经济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

    微观而言,A股上市公司年内业绩表现与宏观经济走势继续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A股上市公司也是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器”,其整体面貌的积极变化,关乎着资本市场健康运行,更关乎我国经济转型质效。

    其中,“大而优”的行业龙头持续发挥产业引领作用的同时,“小而美”的细分市场冠军则不断筑牢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基底”。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随着2024年的开启,诸多“小而美”上市公司又将如何乘势而上继续释放“大动能”?带着这样的疑问,《证券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儒竞科技、美利信、川宁生物和铭利达等4家刚登陆深交所(下称“深市”)的“新”公司,聆听公司相关负责人讲述“新”公司带动“大”产业的故事。

    携创新基因一路“智闯”

    俗语有云,“初生牛犊不怕虎”,作为刚刚登陆资本市场不久的“新”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尽显敢做作为。2023年,面对世界经济动能不足和国内经济大循环尚存堵点的内外挑战,公司一路勇闯。

    美利信董秘王双松对《证券日报》记者感慨道,“2023年是充满变革和挑战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公司紧紧抓住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渗透率不断提高的历史机遇,积极开拓新的客户和市场,先后闯入了Rivian、蔚来、小鹏、智己汽车等主机厂新市场。此外,还跻身全球知名光伏太阳能公司、国内头部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商的供应商体系。

    事实上,美利信身上展现出来的“闯”劲只是诸多“新”企业的一个缩影。在儒竞科技,身处国际经贸形势严峻复杂的大变局时代,公司积极落实制定“走出去”战略,结合海外客户的需求,获取全球资源,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在川宁生物,面对下游市场需求恢复所带来的市场份额争夺挑战,公司不断提升产品发酵水平和产品质量、熨平生产波动、降低生产成本,以保持竞争力和行业地位;在铭利达,为抵消消费电子和安防行业需求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全方面提升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保证公司核心业务的稳定和增长……

    而一个个勇闯身影的背后,则是上述4家公司始终将创新基因根植于企业发展的每一步,使得每一次“勇闯”,也是“智闯”,在敢作敢为之间,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企业创新之路,为营收增长注入新动能,重塑新优势。

    从最为直观的科研支出来看,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20年至2022年,上述四家公司合计研发支持分别为2.41亿元、2.77亿元和3.80亿元,呈现逐年上涨之势。

    铭利达证券事务代表张后发对《证券日报》记者谈及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时表示,公司依靠“技术创新、标准引领、成本领先”的技术研发战略,重点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生产、新产品的“四新”研发方向,正逐步把公司建设成智能制造标杆工厂,为新能源领域精密结构件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支出已达1.33亿元,远超2022年全年0.69亿元的水平。

    聚创新要素助企业成长

    事实上,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企业创新深度融合,注定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因此离不开更加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这或许也是上述4家公司纷纷选择“闯”入资本市场的重要原因。

    实际中,得益于资本市场持续发挥发现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功能,也正在加速实现“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一方面,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吸引一批先导产业汇聚于此,集聚效应愈加显现。

    以上述4家公司为例,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家公司均将上市选定在创业板,与“三创四新”的板块定位契合的同时,形成同频共振,进一步激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此外,从上市标准来看,儒竞科技、美利信符合创业板上市标准二,川宁生物和铭利达符合创业板上市标准一,这则从侧面反映出板块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充分包容。

    在采访中,川宁生物董秘顾祥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道,公司于2022年12月份登陆创业板,IPO募集到的11.14亿元资金主要用于上海研究院和合成生物学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进一步投入研发创新,发展新技术、发掘新赛道,加快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进军的步伐。

    “此项目的实施是公司‘双轮驱动战略’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是公司完成合成生物学从选品—研发—大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一步,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等合成生物学系列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将标志着公司从资源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成功转变。”顾祥表示。

    除了获得企业发展的“第一桶金”外,借助资本市场平台,以及得益于相关制度的不断优化,企业再融资渠道也进一步打开空间。

    “公司的成功上市和可转债的发行成功,为公司减轻了资金压力,降低了融资成本,满足了规模扩张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张后发对《证券日报》介绍,自2022年4月份首发登陆创业板获得11.40亿元的资金后,公司于2023年8月份,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共计10亿元,主要投向江西铭利达、肇庆铭利达等生产项目,用于公司扩大经营。

    另一方面,不断“上新”的金融产品、持续优化的制度安排,精准引导资本要素、人才要素涌入科技创新领域。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除了内生力量外也需要不断引入优秀人才。”儒竞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上市后为实施股权激励等创新机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有助于激励和留住核心人员,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从而帮助公司实现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

    借力海外市场拓宽发展天地

    如果说在创新基因与创新要素的碰撞中,企业创新能力得以持续提升,从而给予企业一路勇闯的动力,那么相关企业积极海外布局,则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发展的广阔天地,进而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在此背景下,上述4家公司纷纷锚定海外市场,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之“进”,助力公司发展大局之“稳”。

    例如,铭利达目前的海外业务占比已经超过国内,并仍在积极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公司在墨西哥和匈牙利均设有生产基地,为保证基地前期建设及运营的顺利开展,其从国内抽调了部分核心的技术、运营及管理人员,分别派驻两个海外生产基地。

    张后发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目前,上述两个生产基地均已开始投入运营,并随着本地化的销售团队迅速建立,将进一步满足海外重点客户产能配套需求,为未来海外项目的规模化量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公司整体的服务能力和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

    再比如,儒竞科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客户,积极推动海外生产、研发、测试基地的全球化、本地化布局,提供贴近客户需求的本地化制造和研发服务,同时凭借已有的品牌优势,借助本地化布局积极开拓海外客户。

    上述儒竞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根据现有客户的具体需求,公司已去欧洲当地进行了考察调研,并与客户沟通了解欧洲当地的营商环境等政策,正在综合考虑产业基地的具体选址。

    王双松则对记者表示,为加快全球化布局,公司于2023年12月23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收购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SLWAutomotive,Inc.持有的MillisonCastingTechnologyLLC100%股权,积极布局北美市场。

    如今,2024年已拉开序幕,以四家公司为代表的一众“新”公司,又将如何在新的一年一路勇闯。王双松说,公司首先要练好内功,在技术、制造、销售等方面全面升级,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同时,要引进国际化人才,特别是能够参与全球研发和国际商务的人才,支持海外布局和经营发展;另外,要在制度和流程上根据国际规则做适应性调整。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