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将再次升级,中国证监会正按照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统一部署,研究推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的相关举措。可以预期,一揽子对外开放的政策红利即将落地。
近几年来,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越来越多外资独资或合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仅在证券机构方面,目前就有摩根士丹利、瑞银证券、汇丰前海证券和星展证券等相继开展业务,法巴证券、渣打证券等更多外资证券机构在排队审核中。外资金融机构跑步入场,有利好政策的吸引,也和资本市场的表现分不开。一方面,外资准入门槛持续放开,极大提高了布局中国资产的便利度和投资热情。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试点从点到面依次推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品种不断丰富,让全市场参与各方有了不同程度有获得感。另一方面,注册制下成长型企业不断涌现,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关注度持续提高。今年前10个月,沪深股通净买入A股超过3200亿元,接近2019年全年水平。商品期货期权国际化品种增至9个,开放品种境外交易者日均交易占比达到10%左右。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资本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放了之,高质量的资本市场要求着高质量的对外开放。中国资本市场要与成熟市场更适配的接轨,必须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和发展,增强制度的完备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自主有序地进一步打开资本市场的开放大门。既要持续加强资本市场自身的制度建设和生态完善,全面提升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夯实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市场基础,持续丰富跨境投资的产品供给和配套制度,全面提升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的便利程度;又要坚持开放与合作、开放与安全并重,完善跨境监管执法合作体系,增强开放环境下的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在完善境外上市监管制度的同时,健全和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和风险监测与防范机制,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开放的资本市场是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市场,国外优质金融机构的进入,必将带来很大的“鲶鱼效应”,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机遇和挑战。国内机构只有提升自身竞争力,推动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在专业化道路上越走越远,才能在与外资机构的同台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提升境内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和适应能力,加快“走出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