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新
北与北京一河之隔,南接雄安,毗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素有“天安门正南50公里”之称的固安县,在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发展模式助力下,经过近17年发展,现已从不到10万人发展到今天加上流动人口可达30万人的全国百强县。
“从发工资都困难的财政穷县到去年274亿元GDP、财政收入86亿元的经济强县,我们总结的经验就是‘产业新城’。”固安县委书记王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园区收入已经占到经济总量的70%,但在宏观环境发生大变化的格局下,城市不可能再像十几年前那样扩张了,园区也不可能拥有十几年前那种量级的扩张,接下来,固安的经济发展需要有‘质’的提升。”
为了推进固安经济的更高质量的发展,王海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经过各方面的论证和国内外的考察,“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我们决定用科技创新来实现固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确立打造京南科创谷。”
建京南科创谷
据悉,京南科创谷位于固安产业新城核心区域,规划范围6.4平方公里,将聚焦科创板拟上市企业,打造产业生态雨林。另据记者了解,京南科创谷不仅是对过去固安产业园区的升级,也是对整个固安产业生态体系的提升,华夏幸福将深度参与,若发展顺利,不排除将会再造一个固安。
在空间规划上,京南科创谷创造T-E-N-G的空间规划体系,T(tech)沿创新大道、锦绣大道形成的T型创新骨架,E(engine)五点七片的创新引擎和功能板块,N(net)构建“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相融合的创新社区网络,G(green)构建9公里活力绿廊;以科创小镇、共享创新街区、创新加速器、创新企业总部、国际创新中心五大业态为引擎。首年集中造核,打造科创共享街区,定制化引入龙头和瞪羚企业,同时建设创新加速器,引入上市服务机构及孵化企业。
在战略发展方面,据王海介绍,京南科创谷将重点推进“四个一批”战略,即短期内“推荐一批”园区内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科创板上市;中期“吸引一批”北京及周边区域的科创板潜力企业以及“投资一批”符合科创板定位企业入驻固安;中长期“孵化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有望在5—10年内成为科创板上市的初创企业。
王海表示,既然要注重“有质量”的发展,那么对引入企业也有自身的考量标准。他表示,京南科创谷在产业规划方面,依托固安产业新城已有的产业特色,即以新型显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为先导产业,提升现有产业生态体系。
助企业登陆科创板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把全球范围内的科创企业引入到固安,固安政府和运营固安产业新城的企业华夏幸福都付出了很大努力。王海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般来说,能否给企业的项目提供未来发展空间、城市生活和配套环境以及政府打造的营商环境都非常重要。他进一步称,“想要打造一个产业生态环境,尤其是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提供’保姆式’的服务。”
在京南科创谷的软件服务方面,一是要打造科创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咨询、转让、交易等服务,实现技术产业化、资本化与商业化;二是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引入不同阶段的投资机构,保障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资金支持,以资本撬动科技创新;三是打造上市服务平台,引入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等服务机构,做好企业IPO上市前期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据王海介绍,依托固安大湖基金小镇,固安已相继引入科技金融服务机构19家,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博士后成果转化基金、新型显示基金等8支产业基金,规模达200亿元,为企业发展筑牢了金融保障。此外,固安坚持“引进高端项目”与“引进优秀人才”并重,瞄准“两院”院士、国家及省级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精准引入。截至目前,全县共引进高层次人才87人,实现了科技、人才、资本、信息要素高效集聚。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京南·固安高新区入区企业达498家,来自北京企业达74.1%,实现税收65.5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5.9%。
同时,王海还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了一个“有梦想”的目标。他表示,京南科创谷首年集中造核、三年初步显现、五年价值兑现,到2025年,实现“十、百、千、万”的发展目标。即:十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数十个国际技术创新平台;百家科技服务机构、百家瞪羚企业、百亿元税收;千个高新技术企业、千个创业产品、千亿元收入;万件专利、万名高层次人才、万个市场主体。
值得关注的是,王海坦言,目前河北省尚未有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未来到固安来的企业申请科创板IPO排位可以靠前,现已有几家企业正在准备申请登陆科创板事宜。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目前固安的三大主导产业中,新型显示产业集聚了维信诺(固安)、京东方、鼎材科技等12家高科技企业,特别是总投资262亿元的维信诺(固安)第六代AMOLED项目签约落地并量产;航空航天产业集聚了航天振邦、诚航机械等相关企业70余家,实现产值12.5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等企业42家,在孵项目26个,形成了“技术引进—中试孵化—产业化”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
不难看出,未来登陆科创板的企业,预计将在这些主导产业中诞生。不过,正如王海所示,产业生态环境形成后,也有可能孵化出新的产业领域,长出万物。
(编辑 上官梦露 策划 王丽新)
21:23 | 申华控股:选举高新刚为董事长 |
21:22 | 维业股份:拟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
21:20 | 麒麟信安:收到政府补助403.15万元 |
21:19 | 中青旅:副董事长兼总裁王思联辞职 |
21:19 | 申华控股:董事长、总裁李景伟辞职 |
21:19 | 松原股份:证券事务代表方栩威离职 |
21:18 | 海南橡胶:10月10日召开2024年第四... |
21:18 | 鑫宏业:魏三土辞去董事、副总经理... |
21:17 | 华森制药:全资子公司获政府补助10... |
21:17 | 山鹰国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进行... |
21:16 | 禾丰股份:公司完成回购 |
21:16 | 天龙股份:10月10日召开2024年第一...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