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休假制度如果能够全面落实,那么黄金周的数量就不仅不需要增加,甚至还可以减少,只保留春节一个就可以了。
储著胜
国庆黄金周刚刚过去,以稻城和黄山为代表的公路与景区拥堵让人印象深刻。
自从有了黄金周,拥堵就如影随形。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快速增长以及居民旅游热的逐步兴起,黄金周拥堵的区域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以至于人们对黄金周既喜欢又害怕。
拥堵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车行于路是要烧油的,一旦堵车,路上花的时间越长,所耗费的汽油就会越多。一辆车多花的油钱可能并不显眼,但当数以万计的车辆汇聚在一起时,其多花的油钱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油耗之外安保费用也不容小视。为了确保交通的畅通和景区的安全,每当人潮汹涌时,安保人员就得增加,各类防护设备与器材也得提前配备好。这些人员、设备与器材都是为了防治拥堵而不得不投入的成本,也是一笔数目不小的资源耗费。
拥堵耗费的除了物质资源外,还有众多出游者的宝贵时间。此外,它对出游者欢乐度假的心情也是一种打击。出游者多为上班族,好不容易才有一个黄金周,欢天喜地地带着家人一起出去玩,结果在路上一堵就是大半天、在景区一排队就是几个小时,宝贵的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白白耗费,相伴随的可能还有饥渴、吵闹、寒冷或酷热,可想而知,他们的心情该会多么郁闷与烦躁!
黄金周拥堵实在非人所愿。这一难题究竟怎样才能得到有效缓解呢?
中国人口虽多,但大大小小的景区加起来也并不少,总体上完全可以满足居民出游的需要,问题在于人与景之间缺乏合理的匹配:一到黄金周,热门景区人满为患,而另外一些景区却没有多少人。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得双管齐下: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做好引导工作,尽量把过多的人流从热门景区引导到冷门景区;另一方面旅游者自己也需要多做些功课,不要一味地朝热门景区走。实际上,一些冷门景区可能更对自己的胃口。
在交通手段上,也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大家多选择公共交通,如高铁、飞机、大巴等;同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人流状况对自驾游实行程度不同的限制政策:人流量越大限制越严。
此外,还可以考虑增加黄金周的数量。目前我们只有两个黄金周,即国庆与春节。以前还有一个五一黄金周,可惜后来被取消了,建议恢复。此外,现在有人呼吁应在暑假期间增加一个避暑黄金周,对此本人非常赞同。如果一年有四个黄金周,每个季度都有一个,那就非常理想了。
增加黄金周的数量,其意义主要有:
一、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不仅要体现在物质上,还要体现在精神上。为此,就要一方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增加其闲暇时间,以便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享受生活与自我发展。
二、黄金周由两个变成四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们的出游时间分散开。如此,堵情下降也就势在必然。
三、四个黄金周分属不同的季节,而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的最佳观景季节、同一景区在不同季节也可能有不同的景观,所以黄金周数量的增加可以大幅提高出游者观景的质量,使他们能够在最适宜的季节看到最美的风景,或者在同一景区看到不同季节的风景,从而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四个黄金周有两个与孩子的长假相重合,便于大人带小孩一起出游,有利于在开阔孩子视野的同时增进两代人之间的感情,这对以孩子为中心的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需要将带薪休假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目前真正能带薪休假的人在上班族中所占比例还很低,究其原因有多方面:最主要的是因为许多单位不给休假,个人又缺乏与单位叫板的胆量与实力,只能自认倒霉;此外,有的是因为自身工作太忙,无暇休假;有的是因为自己太过敬业或对旅游不感兴趣,不愿意休假;还有的是因为无法与家人同步安排休假时间,只好作罢。针对上述原因,有关部门应该说有许多工作需要做,个人也要相应地改变观念。
带薪休假制度如果能够全面落实,那么黄金周的数量就不仅不需要增加,甚至还可以减少,只保留春节一个就可以了。休假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分散人们的出游时间,如此,集中出游导致人群拥挤的现象自然就可以彻底避免,这也是发达国家不存在此类难题的主要原因。
黄金周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希望有关部门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多动心思并采取有效措施,如此出游者才有可能在黄金周期间尽量少受或免受拥堵之苦,最大限度地享受举家出游的欢乐!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00:05 | 名酒效应逐渐凸显 古井贡酒全国化... |
00:05 | 中国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
00:05 | 走进奥迪威:探寻国产传感器企业突... |
00:05 | 德赛西威定增扩产 全力加码智能驾... |
00:0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产业链公... |
00:05 | 顺丰控股不断提升经营韧性 同步做... |
00:05 | 长江电力业绩与股价齐升 进一步扩... |
00:05 |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 |
00:05 | 九州通大力推进“三新两化”战略 ... |
00:05 | 直击沪市半导体行业集体路演:需求... |
00:05 | 职业道德应成为券商用人“硬指标” |
00:05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