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零利率谣言为何今又来?

2021-11-10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证券时报记者 李颖超

    零利率的谣言看似有合理的滋生土壤。因为在当前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利率下行趋势较为明朗。

    单看所谓零利率,背后成因其实是经济发展到需要极致的货币刺激手段,即存款不给利息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贷款不要利息,而这正是监管当局希望能够促进投资的反映。

    从我国货币政策来看,央行对降准是十分谨慎的,市场热议的降息目前也并没有迎来实质性落地,因此现在就谈零利率为实过早。但此次“谣言”一出,还是引发市场不小的讨论,这背后或许与近两日出现的变相降息降准有所关联。

    一方面,央行于8日晚间正式宣布,针对碳达峰、碳中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即符合要求的项目中可以用1.75%的利率进行贷款,而当前的一年期MLF是2.95%,这样的优惠力度也被市场解读为针对碳减排的宽松行为。

    另一方面,有一种看法是,当前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降准的宏观条件,但央行是否会进一步降准实在难以预测。现在商品价格有所回温,短端利率下降,而房地产市场仍见低迷,融资端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层层因素叠加下,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

    据此,零利率传闻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这或许是市场在猜测央行实施下一步动作的内容、时间与幅度。不过,一下子切入到零利率实在夸张。假使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迎来的将会是各种资产价格的暴涨。

    实际上,早在2019年11月,也有“各国即将迎来零利率时代”的类似谣言弥漫于市场。彼时,海内外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酵阶段,宏观经济也面临着不确定性。在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的渲染下,包括欧元区主要经济体的多个国家以及日本等纷纷实行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

    对比来看,外资银行更多只会传出实行零利率或者负利率的阵阵风声,根本的目的是想让老百姓手中的钱“动”起来。

    利率的调节,是国家根据宏观层面对市场经济的一种预期表现,同时也是货币政策之一,影响其调节方向的因素也较为复杂,考虑的因素也较多,比如货币量、物价水平、通货膨胀,以及刺激居民消费的需求等。归根结底,其目的都离不开刺激经济消费。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大概率下行,更深一步探究,这与社会的科技发展有关——当下除非出现大的科技突破与生产资料方面的突破,否则经济增长是面临极限的。

    当前,受美联储印钞票、国际汇率浮动大等问题影响,市面上的钱该何去何从也令各国央行头疼。这些钱不能一下子投放市场,否则会引发货币贬值。但是,如果老百姓把钱握在手里不动,那么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变少,不利于反哺经济。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