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以来,沪深股市的融资融券余额突破并持续保持在1.5万亿元的水平,相比一年前的1万亿元,有了明显的增加。通常,人们都把两融余额的增加看作为市场活跃度提高、投资者对后市信心增强的一种表现,进而认为是股市展开上涨行情的重要指标。在2015年的时候,两融余额就是从年初时的1万亿元增加到6月份时的2.2万亿元,而在此期间股市走出了从3000点上涨到5000点的大行情。也正因为如此,这次两融余额突破1.5万亿元,在市场上引发不小的反响。
不过客观而言,这次两融余额的高位运行,对股市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显,与2015年时的场景相比,更是形成了较大的反差。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这里,人们有必要观察“余额占流通市值比”这个数据。在2015年6月份,当沪深股市的两融余额达到2.2万亿元时,在总流通市值中的占比近4%,而现在这个比值仅略高于2.3%。这说明由于不断扩容,股市市值规模有了大幅度增长,以致在交易活动中,融资融券的占比出现下降。换言之,两融对股市的推动作用有所弱化。既然如此,自然也就不能奢望两融会对股市行情产生很大的拉动作用,尽管在最近这个阶段,两融业务的绝对额出现了大幅增加。
同时,还要对两融业务的结构作进一步的分析。在两融刚推出的时候,融资的占比达到99%以上,融券业务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随着转融通业务的推出,融券比重逐渐提高,特别是去年科创板成立后,实施在公司上市以后立刻就可以进行融资融券,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融券的券源,也增加了融券的可操作性,使得融券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最新数据来看,融券在两融中的占比大体在9%以上,虽然与融资相比还不算多,但增长速度较快。这样一来,客观上也令两融业务的中性化特征有所强化,即它不仅仅是一个做多的工具。这样一来,两融余额增加对股市的作用,也就不是简单地呈现为助涨,而是变得多元化了。此外,自11月以来,大盘蓝筹股整体稳步上涨,这些股票基本上都是两融的标的,不排除有不少买盘通过融资业务的渠道进入大盘蓝筹股,对这一板块形成支持。由于大盘蓝筹股的走势通常较为平稳,难以出现持续单边上涨,因此即便有借助两融通道的新增资金进入,也不太容易对行情的走势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面对1.5万亿元的两融余额,人们既要看到两融业务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应该从相关数据的变化中,看到其对市场影响的变化。一方面市场对长期资金的需求在明显增加,而两融业务的开展无疑对此具有积极作用,但从现实来看,其影响有限,不可能成为增量资金的主流。另一方面,在两融业务中,融券业务也是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这块业务的增长,实现了投资中的双向操作,对股市的稳定有利。因此,是时候把两融业务看作是一项中性的操作工具了,不能再将其视为单纯的做多手段,分析时更不能只是看余额有多少。应该说,两融业务的良性发展,会成为股市平稳运行的一个基础,至于对它在行情运行中的作用,则需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作者系资深专业分析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