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校宇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对应到资本市场,这正是“帮忙资金”与基金产品“闪婚闪离”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在市场表现不佳、基金发行遇冷时,临时充数暗助基金跨过2亿份的“生死线”;还是在特定时点,为基金存量规模“撑门面”,以提高考核绩效;亦或是在迷你基金面临清盘风险时,通过粉饰份额数据保住“壳资源”,都有“帮忙资金”的魅影。
遗憾的是,纵览一通“猛如虎”的操作,在解决表面燃眉之急、达到“虚胖”假象后,多数情况下,基金产品又都被“帮忙资金”极速抛弃。留下的只有为保持“虚胖体形”,而付出的高额代价。
作为证券行业的专业记者,为揭开“帮忙资金”的神秘面纱,笔者尝试与不同体量的基金公司从业者及法律界人士多方对话。经过抽丝剥茧的线索梳理,笔者清晰地感受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市场各方均可谓是“受害者”——“帮忙资金”本就置身于风险之中,资金安全并非仅与基金公司口头约定便可确保万无一失;“帮忙资金”“闪退”可能会造成基金资产规模急剧下降,引发基金净值异常波动;“帮忙资金”存在,基金规模失真,被打乱操作节奏的基金经理难以踏准投资节奏(考虑大额资金将被赎回,不采用较为激进、灵活的运作思路),往往错失市场良机,也间接地影响基金公司和投资者的中长期利益……
今年4月底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加快构建基金行业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最新“行动纲领”,其中以“长期”为关键词的句式较多,涉及“长期投资”、“长期考核机制”、“长期投资业绩”、“长期激励约束机制”、“长期利益”等多重元素,而“帮忙资金”显然与监管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相悖。
笔者认为,基金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应立足长远,合规稳健前行。毕竟,额外的渠道成本只会拖累基金公司实力的提升,不断提升管理和投资水平才是“最优解”。同时,“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资产管理业的本质,要求资产管理者恪守信义义务,勤勉尽责,为投资者寻求最佳利益,这也是基金行业生存发展的根基。高质量发展时代,基金公司需以实际行动守护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并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市场各方对“帮忙资金”有清晰、理性认知的前提下,也期待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合规性引导及进行相关规制,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扎牢制度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