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
“造车”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但是却一直是个热门词。
苹果、乐视、戴森、五粮液、格力、恒大、创维……它们处在不同领域,却都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跨界造车”大军行列。
手握制造、能源、渠道等资源,让这些制造能力强劲、现金流充足的巨头们,有了更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资源,对这些企业而言,是极具技术含量的,也是一次挑战。
毕竟,在造车这条路上,有太多的血和泪。贾跃亭为造车一路“蒙眼狂奔”却失去了曾经市值千亿的乐视;戴森斥巨资近200亿元造车试水,纵然多项发动机技术专利和电池技术储备加持,却最终因单车成本过高而无奈官宣造车项目流产;豪掷超470亿元的恒大,疯狂收购,汽车资产亟待接盘方出现……它们标榜“全球最顶级”、拥有“完整的汽车生态系统”、“中国最大”,汽车量产的日子却一推再推,遥遥无期……
我们要看到,汽车业是一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尤其对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造车企业需要有充足的现金流来支撑,且不能让造车拖垮原有的业务。入场后,企业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整合供应链资源,真正实现量产,推动产业进步,而不是夸大演绎造车的“故事”,在资本市场圈钱。
光会讲“故事”不行,还要懂得如何把“故事”变为现实。
所幸,当下市场掀起的“造车热潮”与前几年有所不同。曾经,传统汽车产业虽然已经成熟,但智能汽车技术路线尚未完全确定,企业过早地进入面临技术路径更改的风险,如若方向不对,在巨量的投资下很难调转船头。随着市场逐渐成熟,跨界企业进入汽车,更多地通过收购现有赛道资源的方式进入,选择从熟悉的电器零部件等领域入手,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风险。
风口上的“猪”不可能一直在天上飞,前人留下的一地鸡毛让人唏嘘,如果有能力、有时间去改变,何不避开前人的坑,把对企业、对投资者的伤害降到最小呢?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