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怡明
在9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政策取向+金融机构服务”是发展普惠金融的两大支柱。在政策层面,政策设计要突出发展重点。在金融机构层面,要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要坚持科技赋能。
陆磊强调,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处于领先地位,未来要通过科技赋能和数据引领,推动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驱动普惠金融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和可得性。
近年来,银行业不断发力践行数字普惠,加快和深化自身数字化转型,助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在数字化转型趋势下,银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增强普惠信贷精准性、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银行供给与广大普惠群体需求精准对接,提升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多普惠群体。”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表示,同时还能够在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推进金融服务均衡充分发展、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以及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银行高质量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持续推动信贷服务转型升级
近年来,银行机构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接连发力。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推动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向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通常来看,大型银行具有较强的科技能力,通过搭建数字普惠模型、上线智能系统等举措,重塑金融服务模式,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例如,农业银行形成以“数据+算法+算力”为引擎和基石、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新型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同时,农业银行研发新一代数字化线上产品“微捷贷3.0”,构建数据驱动、多维评价的产品创新模式;推出“抵押e贷”一键续贷功能,大幅提升客户体验。完善数字化经营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普惠金融集中作业经营模式创新试点,实现“减负、增效、控险”目标。
建设银行创新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模型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数字普惠新模式。在数据应用上,建设银行围绕替代性数据推进数据集成,完善数据交叉验证,形成小微企业立体式全息画像,持续提升客户洞察能力。在模型研发上,建设银行进一步拓展数据应用场景,围绕客户营销、申请准入、贷款审批、额度计算、预警监测、催收处置、续贷管理、经营管理等八类场景,建立140余个数据模型,实现批量化、多维度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与自动化、标准化信贷作业流程,化繁为简大幅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不少中小银行也持续创新金融产品,推动实现产品线上化、场景数字化,助力普惠金融更高效触达各类群体。
今年5月,武汉农商银行上新首款自营线上普惠金融贷款产品“鑫圈e贷”,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技术,全力满足广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自产品上线以来,武汉农商银行已累计走访商超、市场、社区等圈层营销场景292个,对接各类小微经营主体10万户,支持各类小微主体8900余户,上线4个月内投放金额突破10亿元。
创新抵押方式扩围抵押资产
除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外,支持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户也是各家银行发力普惠金融的重点。
长期以来,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户在发展农业产业的道路上面临着一道难题,即可供抵押资产不足。这一困境直接限制了他们获取贷款的额度,同时也使得获贷成本较高。
近年来,除传统的抵押方式之外,银行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田野。一方面,部分银行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随着国家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进一步明晰,土地经营权的价值日益凸显。银行通过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建立完善的土地经营权评估和流转机制,根据土地的地理位置、肥沃程度、种植收益预期等因素,确定贷款额度和利率,让沉睡的土地资源变成了“活资金”。
另一方面,“生物资产抵押”成为创新亮点。对于许多养殖户来说,他们的牲畜不再仅仅是生产资料,更是开启融资大门的新钥匙。银行与专业的评估机构合作,对养殖户的牲畜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其抵押价值。让养殖户能够凭借这些“活资产”获得相应额度的贷款,为扩大养殖规模、改善养殖环境提供资金支持。
比如,安徽利辛农商银行创新推出“活体抵押贷”,采用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活体生物资产融资的信贷风控管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主体融资难、生物质押资产监管难、贷后勘察成本高、风险管控难等痛点。
郝志运认为,为破解涉农企业及农户抵押资产不足的问题,银行应创新抵押方式,合理拓宽涉农企业及农户的抵押物范围,做好包括畜牧业、林业、渔业等行业在内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将更多符合条件的资产、权利纳入抵押品目录。同时,推进涉农企业及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科技赋能,创新线上贷款产品,实现风险共担、信息共享和信用增信,加强信贷资金流向和资产质量管理,确保信用风险可控。
廖鹤凯认为,银行还应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持续跟踪涉农企业及农户的经营情况和现金流状况,形成客户画像,降低对传统抵押资产的要求,从而更精准地为客户提供信贷支持。